新产品一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合肥产业创新“引智”步伐加快,研发投入稳中有升。市统计局近日发布合肥六大产业创新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近三成,全年投入研发经费56.14亿元,“国字号”研发机构更是达到14个。
  企业研发经费增速加快
  工业是合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家电、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光伏和新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占据工业阵地重要地位。“创新”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2013年,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拥有企业1024户,其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283户,占比27.6%。
  研发企业增多,研发经费增速加快,投入强度大幅提高。2013年,这283户企业投入研发经费56.14亿元,同比增长26.3%,研发经费占规上工业企业的73.1%。研发投入强度为1.25%,其中家电产业、汽车产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投入强度均有提高。
  创新载体是聚集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平台,六大主导产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成效显著。1024户企业中自建科技机构达到341个,占规上工业的62%。六大产业拥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7个、各级企业技术中心121个,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1.2%和45.3%;其中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分别占全市的45.5%和57.1%。
  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
  合肥企业在创新道路上步履坚定,新产品不断问世。2013年,六大主导产业开展科技项目3201个,同比增长25.8%;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4101个,开发经费71.04亿元,分别增长14%和11.1%。
  去年一年,六大主导产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232.52亿元,占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77.0%;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12.92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4.3%,增长11.4%。申请专利7885件,增长26.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70件,增长23.9%,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过三成,达到31.3%。
  新产品带动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引擎”作用明显,投入产出占比较高。截至2013年底,六大主导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共计243户,比上年增加14户;投入研发人员19582人,占六大产业77.3%;投入研发经费43.49亿元,占六大产业77.5%。从创新产出看,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5733件,其中发明专利1818件,分别占六大产业申请量的72.7%和73.6%。
  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尽管合肥六大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不过,一个突出的问题也已凸显,企业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底,六大主导产业拥有科研机构人员17516人,同比下降12.2%,其中大型企业科研机构人员10116人、下降8.3%,中小型企业人员7400人、下降17.0%。
  从人员学历水平看,博士人才流失最多,有450人,比上年减少19.6%,硕士和本科也有所下降。中小型企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比上年分别少26.0%、30.8%和25.9%。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并让科技人才真正用于科技创新亟需关注。
  “要鼓励中小企业走外联之路,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联系,以企业作为生产中心转化科研成果及技术标准,待条件成熟时实行直接引聘。”市统计局文化产业处相关人士分析,还有要支持企业实行技术入股,通过股权分红激励机制等,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潜能。
  文章来源:合肥市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