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经国家税务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并从1995年1月1日起独立运行,从此掀开了广西地税史上崭新的一页。
  为国聚财二十载,服务发展谱是。为纪念地税系统成立二十周年, 自治区地税局8月26日下午在南宁召开广西地税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邀请曾经在地税工作的老领导座谈,与地税干部职工一起,共叙并肩工作的难忘岁月,畅想地税事业的美好明天。
  自治区地税局局长关礼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全力推进科学发展 开创地税美好未来》的讲话,总结了自治区地税系统成立二十年的十大工作亮点:
  一是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地税发展思路不断完善。1995年地税机构刚成立时,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迈大步,三年上台阶”的总体思路;1998年,提出了“三个提高、三个突破”的总体要求;2004年,提出了“转变观念、规范管理、提高素质、优化服务、加强协作、科技兴税”24字工作思路;为衔接“十一五”规划和自治区科学发展三年规划,2008年提出了“落实政策、促进发展,依靠科技、优化服务,强化征管、增加收入,健全制度、带好队伍”32字工作思路;进入“十二五”时期,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为“尽职能、促转变,重科技、抓基础,优服务、建和谐,严征管、保增长,强素质、树形象”30字工作思路;2014年,创新提出了“从严执法、从严服务、从严管理,数据要实、作风要实、为人要实”的具体要求。
  二是地方税收稳步增长、收入规模不断壮大。1994—2013年全区地税总收入累计实现4888.2亿元,收入规模从1994年的32.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871.2亿元,增长25.7倍,年均增长18.9%;地税收入占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1994年的23.1%和2%提高到2013年的41.8%和5.6%。特别是2010年以后,地税收入连续4年年增收额超100亿元,连续4年收入规模保持全区财税三部门*9位。其中2013年组织财政收入835.68亿元,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2%。今年上半年,组织财政收入45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收41.5亿元、增长10.1%,与上年同期同口径(即扣除“营改增”因素)相比增长14.7%,完成全年收入目标的48.7%,基本实现了“双过半”。
  三是职能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促进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促进创业就业和节能减排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服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二十年来共为纳税人减免税款300多亿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税制,主动配合做好个人所得税改革、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车船税改革等税制改革工作,特别是2013年8月开始启动“营改增”试点,累计向国税部门移交试点纳税户68017户,移交营业税税源约45亿元,为纳税人释放了改革红利。
  四是依法行政深入推进、税收法治环境不断好转。以落实《税收征管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为契机,以每年的税收宣传月为载体,大力开展税法宣传,每年曝光10起涉税违法典型案例和10户欠税大户名单;成立自治区地税局公职律师公办室;积极推动出台我区首部税收方面自治区级政府规章《广西壮族自治区税收保障办法》;1995-2013年共检查纳税人56.2万户,查补收入158.2亿元;2010-2013年查处发票违法企业3362户,查处非法发票137.94万份,查补收入1.6亿元;2009-2013年配合公安机关破获发票犯罪案件666起。2011-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9批依法行政示范点。
  五是征管改革逐步深化、信息管税能力不断强化。按照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要求,努力构建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税收征管质效明显提升。征管管户规模不断壮大,纳税人户数由1994年底的40786户增加到2013年底的964575户,增长近23倍。征管模式不断优化,从上门收税向纳税人主动申报转变,从“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向征、管、查“三分离”转变,从依靠“人海战术”向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人机结合转变,实现了税收征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专业化管理的转变。征管方式不断创新,各税种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应税物价格鉴证、纳税评估、存量房评估以及“以电控税”、“物耗管税”、“以证控税”、“以地控税”、“先税后证”、“先税后批”、“先税后检(审)”等征管办法稳步推广。社会综合治税不断推进,每年通过综合治税征收入库税款占地税收入的10%以上。
  六是纳税服务不断优化、征纳关系不断密切和谐的二十年。先后积极开展了千名税官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三访三送、三亮三评三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大篷车八桂行、新闻通报会和记者座谈会等各种上下联动、征纳互动的宣传和咨询活动;成立广西首府地税服务中心,开通运行12366纳税服务热线,2006年以来通过12366咨询人数达488万多人次;大力推行网上办税、发票真伪查询、自助办税、同城通办、财税库银、国地税联合办税、免填单以及一站式、一窗式、一次性告知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积极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行政审批事项现已减少为22项;先后完成176个县级以上、50个乡镇办税服务厅标准化改造以及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地税窗口建设,办税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成立纳税人之家、纳税人学校、纳税人维权中心,纳税人权益得到有效保护。2014年,我局在45个政府管理部门中以满意度84.49%居全区行政效率评价*9名的好成效。
  七是人才强税战略深入实施、地税队伍干事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各级地税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大干部培训培养力度,1994-2013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74期,受训人数达155294人次;积极组建各类专业人才库,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广西地税大讲堂”,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加大干部交流和跨省跨部门跨层级挂职锻炼力度,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民主推荐方式,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核、差额票决等办法,1994年以来拿出600多个处、科级领导职位实行竞争上岗,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增强了队伍的生机与活力。2010-2013年我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连续4年在区直机关名列前茅。
  八是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完善惩防体系,持续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大“两权”监督力度,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10个重点环节和6个重点岗位的监督制约,确保了税款安全和队伍安全。扎实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机关效能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局长在线访谈等活动;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广西地税领导干部反对“四风”若干规定等制度,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8个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各种党风廉政教育主题活动以及示廉、督廉、守廉、促廉、助廉“五廉”活动,增强了岗位风险防范意识。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大批廉政文化作品获得国家、自治区级奖励,被各级纪检机关命名的廉政文化示范点达37个,我局纪检组、监察室连续7年被评为全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并获集体二等功。
  九是文明创建持续推进、地税形象不断改善。深入推进地税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94-2013年全系统共荣获6262项地厅级以上荣誉称号。绩效管理取得显著成绩,2010-2013年连续4年荣获广西绩效考评优秀等次。提炼形成“忠诚敬业、服务大局、团结互助、创新争先”的广西地税精神,创作广西地税之歌,制定广西地税和谐文明公约。每年还为基层、为纳税人、为干部职工办十件实事好事,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部门形象不断提升。
  十是机关管理规范运转、行政效能建设不断进步。坚持着眼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着力加强机关内部各项管理。积极建立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行政办公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经费管理更加合法规范、透明公开,大宗物品采购、基建项目、票证印制、服装制作等全面实行公开招标。税收科研硕果累累,一批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获全国税务系统、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和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全面加强,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用什么东西可以解除忧愁,唯有喝杜康美酒。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