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地税局东港分局,“六条建议”助力税源经济建设 。
  为更好地发挥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照市地税局东港分局按照东港区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目前税源状况,进行缜密分析,提出“六条建议”,加强全区税源经济建设,增强税收增收的后劲。
  一是突出区位特点,巩固基础税源。结合东港区地处蓝色经济带、受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辐射影响较大的特点,扩大大宗货物集散地的规模和效应,把进出口深加工、港口服务和运输业作为重要发展产业,提高对外贸易的附加值;同时,发挥市区一体优势,积极发展为市区经济提供配套的商务、中介、专业化技术等服务型行业,加强与北青南连的协同发展,从规模和数量上打造区域支柱税源。在地域上,东部区域优先发展进出口加工和港口配套型经济,中部区域侧重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商业贸易、现代商务服务、金融、特色旅游和空港服务经济,西部区域侧重于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旅游业等,施行经济发展的“西进北扩”,扩大税源的“广度”。
  二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多层次税源体系。以产业园区和镇驻地为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深化城乡一体工作,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政府部门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引导企业投资于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顺应全区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培植税源新增长点,放大税源经济总量。梳理和规范招商引资策略,对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利用毗邻韩日、海陆交通便捷的优势,抓好我国下一步加强与韩国经贸合作、签订中韩自贸协定的机遇,发挥内联外引的节点作用,积极招引占用土地、水等资源少、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借助外力,大力培育新税源,增加税源的“厚度”。
  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税源经济的质量。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和监管,规范其开发经营;支持自主创新、自主产权经济的发展,引导技改项目达到税收优惠条件,争取国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型企业的扶持;发挥临近日钢、精品钢基地的优势,发展汽车部件生产等钢铁制造和深加工行业;积极建立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支持银行、保险业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发展楼宇经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环保型经济;促进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层级;引导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展融资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建立科学、协调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增加收益类税源的比重,提升税源的“质量”。
  四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培植税源拉动型“大企业”。鼓励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东港区经济发展方向的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推进和服务工作,培大育强重点企业。争取通过一段时间形成几个或一批“大企业”,利用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和对配套产业、上下游行业的拉动,以点带面,形成“纺锤型”立体化产业链条,增强在某些行业的“分量”和影响力,争取在几个行业实现经济和税源规模的较大发展;同时,要注意避免形成对某一企业的过度依赖,防范和抵御单个经济体经营波动对税收造成的风险。
  五是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对税源的监管。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由政府牵头完善常态化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对税源的监控和管理,如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发包承建和有关经营资格审验等;推进纳税人基本经营信息、财务状况、资金流动、纳税情况在工商、银行、国地税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结合新产权登记制度的实施,由产权登记部门对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等的存量和增减变化信息向地税部门传递,以提高地税部门对财产类税源监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减少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流失。
  六是做好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营造良好税收环境。做好税法宣传,特别是对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减免税政策的宣传,引导企业更多的投资于朝阳性行业;公正、规范贯彻执行税法,依法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税收秩序;降低税收管理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影响,减少对高纳税信誉等级企业的税收检查和评估,控制税务人员进企业次数;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资源再利用减免税、中小企业贷款税收优惠、小微企业减计减收所得税、起征点以下免征营业税等政策,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到位;拓展纳税服务措施,通过事前介入辅导纳税人正确纳税,通过事中提醒纠正纳税人过失性违法行为,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精彩语录:自己最了解自己。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