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地税局,打造税收分析大格局。
 
  为进一步强化税收分析工作,掌握收入真实情况,提高收入质量,服务科学决策,济宁市地税局探索建立税收分析工作长效机制,打造税收分析大格局,推动了整体工作质效提高。
 
  一是提升标杆,统一思想抓分析。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意见》和《税收分析工作规程》,要求系统上下严格执行。把税收分析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把“税收分析查问题——剖析问题找原因——针对问题定措施——督促落实抓成效”作为提升税收工作质量的重要思路。站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站在增强执行力的高度,透过税收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税收与经济分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是完善机制,凝聚合力抓分析。建立纵向分层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税务机关的主要职责和分析重点,市局着重宏观税收经济分析以及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分析,县区局着重开展中微观税收税源分析。建立横向分工协作机制,收入规划核算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规范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整合数据平台,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交流。建立外部数据取得机制,协调沟通财政、经信委、发改委、统计、工商、国税、国土、土管、行业协会等部门,采集整理经济税源信息,开展外部门数据与税收数据比对分析,实现纵向横向、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税收分析格局。
 
  三是突出重点,明确导向抓分析。突出服务发展大局,从宏观与微观、总量与弹性、产业与行业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重大政策落实,研究小微企业免税、“营改增”政策的效应分析和预测,为政策的持续完善提供依据。突出防范税收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税收分析、行业对比分析、指标逻辑分析等,及时把握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原因。突出分析成果应用,及时将分析成果反馈相关单位、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真正把税收分析结果应用好。
 
  四是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抓分析。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调配一批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强化税收分析人力基础。市局和各县市区局业务科室分别明确1人为专职税收分析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业务交流,通过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等形式对税收分析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市统计局、市政府信息科等部门的专家授课,切实提高理论功底和分析水平。上半年市局召开了3次税收分析工作会议,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点评,促进了税收分析工作开展,《冷静看待近年来我市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税收的高幅增长》等分析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生精彩语录: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