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2012年以来,江苏省江阴市财政局以股权为纽带试水股权投资,从一次性的无偿拨款,转变成与企业共同“担风险、享成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市股权总盘子达到5100万元。
  2011年10月,江苏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区域重点成长型企业发展扶持资金试行股权投资等使用方式的意见》,从原先单一的无偿资助逐步向有偿支持过渡,探索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更有效方式。江阴市财政局敏锐地抓住这一培植地方财源的契机,选择了股权投资方式,委托江阴市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权投资的管理机构,按照政府部门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机构受政府委托按出资额行使出资人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则,选择了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潜力较大但又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江阴市的区域扶持资金运作方案获得江苏省财政厅认可,当年江苏省财政厅下拨区域重点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资金800万元,江阴市财政局配套800万元。
  据悉,股权投资资金旨在增强中小企业股权融资能力,提高债权和项目融资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选准扶持企业,充分放大股权投资资金的示范效应是关键所在。江阴市财政局把扶持对象锁定在符合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发展潜力大、预期盈利能力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高的企业或项目上。2012年至今,已有16家企业获得股权投资资金。经过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后,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只需变更股本结构,股权投资资金就能直接到账,因此,企业都将股权投资资金形象地称为“稳定的蓄水池”。
  在项目选择、投资运作、权益分配中拥有充分自主权的前提下,江阴市财政局遵循“统一管理,规范操作,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注重财源建设,突出政策引导,并根据江阴的实际情况,审慎制订了股权投资的利润分配、退出和转让机制。提出在利润分配方面:投资期限为3年,江阴市财政局不参与标的公司的经营管理,每年享有一定比例的固定分红,明确不按投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标的公司销售收入和上缴国库税金在投资期年均增长20%以上,每年按初始投资额的4%支付固定分红款;两项考核指标增长小于20%的,每年按初始投资额的8%支付固定分红款,且财政部门有权退出投资。
  江阴市财政局还要求企业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供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及相关资料,通过取得公司财务、管理、经营、市场或其它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为了扩大股权资金盘子,增强“蓄水池”的稳定性,提高股权资金的灵活性,2014年,江阴市财政局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将5000万元技术装备专项引导资金中的1500万元用于改造企业的技术装备。将省财政引导的股权投资概念引入市级政府专项资金。
  从2年多的实践来看,“拨改股”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显现,既契合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也符合当前财政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多赢效应。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培育了地方财源,壮大了经济实力。享受股权投资资金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和入库税金均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
  对于财政部门来说,由无偿变有偿,股权投资不仅能促进企业发展,还能放大专项基金总盘子,“钱生钱”能持续帮助更多企业进行融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财政管理改革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于受惠企业来说,财政股权投资的注入,使企业增加了稀缺的现金流,对国有资本的加入起到了引导作用,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与导向效应。同时,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时间减少,企业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跑市场和研发新产品。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