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财政局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职能作用,增强全旗经济实力。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在加快天然气、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重点抓好亿元以上项目,积极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搞好协调服务,加快推动“四大基地”建设。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促进全旗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良好发展,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做好税源监控和收入分析预测工作,夯实决策基础,及时分析经济形势变化和税收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围绕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据实进行税源分析预测,巩固重点税费收入,强化措施,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留死角。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紧紧瞄准国家、自治区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努力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扶持政策,满足我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分支机构及外来企业在我旗工商属地注册登记,争取实现税收属地化管理,进一步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将60%以上的可用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将资金全部列入预算,注重保基本,兜底线,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切实保障强农惠牧政策落实,支持现代农牧业发展,加大对“十个全覆盖”工程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提高全旗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和帮助乌审旗籍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转移农牧民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快全旗教育发展的意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全旗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保障房和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投入力度。严格执行各类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三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按照“四保两压”的原则,重点保运转、保民生、保化债、保重点续建项目。保障机构运转,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抓好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把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进一步摸清底数、界定性质、厘清范围,坚持化旧与控新并重。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通过预算安排、盘活闲置资产、强化土地出让收益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从严控制新增债务,着力加强债务管控,通过建立负债率、财政债务率和财政偿债率等监测指标,把债务规模和还债时序控制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可承受范围内,做到举债适度、风险可控。强化厉行节约,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牢固树立和践行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坚决杜绝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压缩“三公”经费、一般性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基建项目支出规模,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合理使用国库资金,提高上级专项资金兑付率,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强化预算约束,完善财政资金预算、拨付、绩效评价、投资评审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内容,强化对地方财力的统收统支,以更好地促进全旗经济发展。严格预算执行,确保年初预算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关于编制财政支出预算的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地编制部门预算,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支出管理,完善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确保国库集中支付覆盖到所有预算单位。逐步推行公务卡结算模式,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统筹各类资金,集中财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和重点续建项目建设。完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指标体系,着力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五是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加大对民生工程、涉农涉牧项目、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等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强化会计监督力度,做好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会计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政府投资基建项目资金监管,努力构建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财税改革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旗委、政府科学决策提出富有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
  六是加强机关建设,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根据旗委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机关建设,完善学习管理等制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全面加强财政系统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财政工作实际,做好星级化党组织创建和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工作,制定《财政局党总支2014年工作计划》和《财政局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按照“1135”工作思路,继续做好“阳光财政,普惠民生”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全力促进财政系统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财政部门机关党建工作水平。狠抓互助共建活动,增强党群干群关系。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互助共建点苏力德苏木通史嘎查和在职党员进社区联系点萨拉乌苏社区,详细了解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扎实开展了以“组织共联、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和谐共创”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企党组织互助共建帮扶活动,着力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纪念建党93周年系列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相关制度,突出对关键岗位、资金分配等风险点的管控,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两个安全”。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