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常宁市财政局结合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化要求和财政工作实际,采取四项举措,积极构建财政资金“大监督”格局。
  一是强化“大监督”理念。将财政监督寓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强化“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大监督理念,增强科学化精细化监督意识,将强化财政资金监管与履行财政资金分配职能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建立各业务部门和专职监督机构共同履行监督职责的工作体系,做到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财政监督就跟踪到哪里,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
  二是打造“大监督”平台。逐步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新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动态监督,使财政各项工作的静态和动态情况全面、及时、准确地进入监督视野,提高监督效率,打造财政资金全覆盖“大监督”平台。
  三是形成“大监督”合力。财政与纪委、审计、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在检查计划上相互衔接,工作信息上相互共享,既避免部门之间重复检查,又确保了监督检查不留“死角”。同时,财政局各相关部门和业务股室协调配合,发现问题共同分析、查找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形成监督合力。
  四是巩固“大监督”成果。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绩效评价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优选评价财政管理重点领域、项目支出重点部门以及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支出项目,不断扩大绩效评价实施范围。目前已对农家书屋、医疗救助、资源枯竭城市等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累计评价财政资金近2亿元。同时,认真组织“小金库”专项治理、清理“吃空饷”、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等专项检查30余次。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