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夏粮播种质量较高,麦田播前全部施用了氮肥、磷肥,大部分麦田施用钾肥,76%的麦田都适时播种,播种底墒较好。同时,生长期气温适宜,去冬今春,气温总体偏高,大部分小麦冬前浇了冻水,小麦安全越冬。麦苗返青、起身日期接近常年,拔节、抽穗、扬花日期比常年早,灌浆时间相对长,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除了播种质量高、生长期温度适宜等因素外,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技术服务推广到位、产业技术体系稳步推进、科学管护组织到位也为粮食的丰产丰收立了大功。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积极落实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落实高产创建示范方、测土配方施肥和“一喷三防”项目。今年以来,全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58.9万元,补贴机具3035台;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6.65万亩,深松作业28.25万亩,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贴资金615万元,发放补贴物资234.29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技术服务推广到位。在小麦播种时,引导农民选购、种植轮选987、中麦175、北京0045、石家庄8等高产抗逆优质品种。小麦返青后,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麦田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的“三情”调查。结合小麦生长生产实际,先后印发了麦田春季管理技术等技术指导意见,并通过网络、电视、现场指导等方式,指导农民全市麦田科学管理。在廊坊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小麦生产信息13条,全市开展电视讲座32期,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91期,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7.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31万份,下乡技术指导2200人次。
产业技术体系稳步推进。目前,我市承担了河北省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黑龙港廊坊小麦高产优质综合试验推广站,主要开展省内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各岗位专家布置的试验、展示、示范、调研任务,负责筛选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小麦优良品种并集成增产技术体系,示范带动黑龙港流域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目前,小麦品种筛选、重大技术试验展示任务取得初步成果。11个参展品种中,轮选987、京冬18、京冬22、良星99、沧麦119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采用农机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技术,旋耕深松播种技术,与普通旋耕播种相比亩增产9.09%。试验站百亩示范方田间测产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不仅为廊坊小麦生产提供了品种信息服务与支撑,而且各项重大技术成果的示范展示对进一步提升我市乃至黑龙港地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小麦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科学管护组织到位。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适时开展以镇压、锄划、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为主的麦田管理工作。全市发布病虫情报56期,周报87期,小麦病虫防治达到了100%,防效达到90%以上。麦田中耕划锄23.9万亩,除草92.6万亩,并适时灌溉追肥,保障了小麦正常生长。
“三夏”期间,全市农业部门加强组织协调,搞好机具维修和调度,指导农民适时收获,保障了颗粒归仓,实现了我市夏粮连续十一年丰产丰收。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