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南海区把构建绩效动态项目库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旨在通过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动态项目库,实现预算中长期编报规划及预算跨年度平衡,提高预算执行率,集中财力办大事、实事。
一是分类管理。依照“科学实用、全面规范”的分类原则,按照项目类型和性质分类管理。将项目划分为“政策类”、“常规类”和“一次性项目”三个类别,并因应不同类别的特点分别采取相对固定或滚动的形式进行管理。针对“政策类”和“常规类”项目相对稳定的特点,对其采取相对固定的管理模式,项目入库后在特定的时期内持续安排资金,增强项目实施的连贯性及预算的计划性;“一次性项目”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此采取滚动申报的方式管理,预算单位根据工作计划、实际工作任务的变化情况及时对项目库进行补充或清理,确保项目库数据的准确、全面。
二是前置编制。根据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要求,将预算编制分为申报入库和编制年度预算两个阶段进行。改变当前集中时段编制部门预算的做法,将过去部门预算集中编审时需兼顾项目依据、实施方案、资金安排、绩效目标等繁琐且容易出错的工作流程优化为现行项目库管理,前置项目评审,部门预算编制时只需在已入库项目中,综合权衡轻重缓急和结合实际确定需求,预算编审计划性和科学性大幅提高。
三是完善评审程序。项目库构建是在预算绩效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的延伸,因此入库评审程序沿用了预算绩效第三方评审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面谈和实地勘察的环节。专家审阅申报材料后,再与申报单位面对面交流,并进行实地勘察,从而提出专业、实在的评审意见;预算编审小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全区发展需要,审核确定入库项目。公正、完善的程序使入库项目兼顾了专业特点、工作目标与全区社会事业发展综合平衡等多方面的需求,更科学、公平、务实。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