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税务师第一年考哪几科?
首推组合:《税法(一)》+《税法(二)》
核心优势:
内容高度关联
《税法(一)》聚焦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侧重政策理解与计算;
《税法(二)》主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两科知识点互补性强,学习时能相互印证。
难度适中,适合入门
两科均为客观题(单选/多选/计算),无主观题压力;
历年通过率约25%-30%,零基础考生通过系统学习可高效掌握。
为《涉税服务实务》铺路
两科覆盖涉税实务70%基础考点,次年衔接学习更轻松。
备选方案(针对特殊人群):
时间充裕且有财会基础者:可加报《财务与会计》,利用公式逻辑相通性提升效率;
法律专业背景考生:优先选择《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发挥记忆优势。
二、税务师考试如何进行科目规划?
2025年考试定于11月15日-16日,首年考生需结合时间节点制定分阶段计划:
1.科目时间安排
11月15日:
上午《税法(一)》(9:00-11:30)
下午《税法(二)》(13:00-15:30)
两科同日考试,集中复习可避免知识遗忘。
2.备考节奏建议
基础阶段(5月-7月):
精读教材+章节习题,重点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核心政策。
强化阶段(8月-9月):
专题突破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难点,搭配真题模考。
冲刺阶段(10月-11月):
模拟机考训练,熟悉计算器使用(如: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用)。
3.关键时间节点
报名时间:2025年5月-7月(补报名8月);
准考证打印:11月10日-16日;
成绩发布:考后约30个工作日(次年1月)。
三、税务师首年科目备考需避开哪些误区?
误区1:盲目报考三门,导致精力分散
对策:除非每日学习≥4小时,否则建议专注两科,确保通过率。
误区2:忽视政策更新,沿用旧教材
对策:关注2025年新大纲(4月发布),重点追踪:
增值税免税政策调整;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变化。
误区3:重理论轻实操
对策:
通过高顿题库练习跨税种综合计算题(如:企业重组涉税处理);
参加模考大赛,适应机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