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会行业公认的“黄金证书”,cpa考试的科目设置及内容,对考生的备考策略制定与通关效率提升起着直接作用,历年的cpa考试大纲已清晰界定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的科目体系,囊括会计、审计、税法等关键领域,下面高顿cpa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
cpa考哪些科目一、cpa考哪些科目?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专业阶段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需在5年内通过;综合阶段仅1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无时间限制但需同年通过两卷。
cpa考试科目覆盖财会领域核心知识,专业阶段6科各有侧重:
《会计》:核心基础,涵盖财务报表编制、长期股权投资等实务;
《审计》:逻辑性极强,需掌握审计流程与风险识别;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侧重企业估值与成本控制;
《税法》:政策更新快,重点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计算;
《经济法》:民商法与经济法规,强调案例分析能力;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宏观视角制定企业战略与风控方案。
综合阶段则通过案例整合专业阶段知识,检验跨领域应用能力。
二、cpa科目搭配原则是什么?
合理搭配能提升效率,核心原则如下:
难易结合:将《会计》《审计》《财管》等高难度科目与《税法》《经济法》等记忆型科目搭配,平衡压力;
关联优先:如《会计》与《税法》(所得税关联)、《审计》与《战略》(内控互补),提升学习协同性;
时间适配:在职考生可选“2+2+2”模式(如首年《会计》+《税法》,次年《审计》+《经济法》),全职可冲刺3科。
避坑提醒:避免同时报考《会计》《审计》《财管》三科,防止精力透支。
三、2026年cpa考试时间公布了吗?
截至2025年10月,中注协尚未发布2026年考试时间,但可参考历年规律预测:
专业阶段:大概率安排在8月下旬首个周末(如8月22日-23日),会计科目可能分两场;
综合阶段:同步进行,具体场次以准考证为准。
建议考生2026年3月关注中注协官网,及时获取《报名简章》确认时间。
备考建议:提前规划科目,利用旧教材预习;关注政策变化(如税法、财管新增内容),确保复习方向准确。
以上就是【cpa考哪些科目?搭配原则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