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经济法共分为12章,内容涵盖法律基础理论、民事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以及经济法专项领域。具体章节如下:
1、法律基本原理:奠定法律思维基础,讲解法律渊源、法律责任等核心概念。
2、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包括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规范。
3、物权法律制度:重点解析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设立与变动。
4、合同法律制度:深入合同订立、履行、变更与解除的全流程规则,涉及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典型合同。
5、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对比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的权责分配及税务处理。
6、公司法律制度:围绕公司设立、股东权利、董事会运作等核心内容展开。
7、证券法律制度:覆盖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实务热点。
8、企业破产法律制度:详解破产申请、资产处置、债权人会议等程序性规定。
9、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聚焦汇票、本票、支票的流转规则及风险防控。
10、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探讨国有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及监管要求。
11、反垄断法律制度:分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12、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介绍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及国际税收的基本法律框架。
二、cpa经济法考试难度及通过率如何?
cpa经济法的专业阶段通过率约为24%,显著高于会计、审计等科目,主要得益于其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占比50%且答案相对固定。经济法虽属“背多分”科目,但物权法、合同法等章节因知识点零散,易混淆,需通过对比记忆强化理解,考生需重视历年真题的重复率,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cpa经济法备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制定分阶段计划:建议将备考分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
2、紧跟教材更新:经济法每年大纲变动较小,但新增政策需及时补充学习。
3、刷题与总结并重:客观题通过“题海战术”快速提分,主观题则需总结高频法条,形成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