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025年注会政策推测,2026年注会报名条件大概率保持稳定。
1.专业阶段要求考生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学历门槛:高等专科及以上学历(含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等学信网可查学历);
职称替代:持有会计、审计、经济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如中级会计师、审计师)。
应届毕业生可凭学籍信息先报名,但需在8月补录毕业证书编号。
2.综合阶段则需已通过专业阶段全部6科考试并取得合格证。
3.不得报考情形如下:
因违规被吊销证书未满5年;
处于禁考期或已取得全科合格证。
建议考生提前准备材料,如学历认证、照片等,并关注报名简章中对“非全日制学历”“职称认定”等细节的说明。
二、2026年注会考试时间何时公布?
中注协尚未发布2026年注会考试时间,但结合历年规律,注会专业阶段考试通常安排在8月第三个周末,综合阶段紧随其后。例如,2025年考试时间为8月23日至24日,2024年为8月23日至25日,推测2026年可能延续这一模式。
1.科目安排参考:
专业阶段:涵盖《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部分考区《会计》科目分两场进行。
综合阶段:仅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侧重实务案例分析。
2.备考建议:
提前预习:利用2025年教材梳理核心知识点(如会计的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的审计抽样);
分阶段学习:基础阶段(1-6月)打牢理论,强化阶段(7-8月)刷题冲刺,考前模拟机考环境;
关注政策变动:如《税法》科目可能因税收政策调整内容,需及时更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