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采取“6+1”模式,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
1、专业阶段(6门)
核心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科目特点:
《会计》是基础核心,难度最高(需350+小时);
《审计》《财管》侧重逻辑与计算(各需300小时);
《税法》《经济法》《战略》偏重记忆与应用(各需200小时)。
2、综合阶段(1门)
科目形式:《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考察跨学科实务整合能力。
难度对比:综合阶段通过率超70%,远高于专业阶段(单科通过率15%-25%)。
3、关键规则:
必须按顺序通关:先过专业阶段6科,才能考综合阶段;
综合阶段虽为1门,但需同年通过试卷一和试卷二。
二、cpa要求几年内考完?
成绩有效期差异显著,分阶段严格限定:
1、专业阶段:5年轮回制
规则:从通过第一科起,连续5年内必须考完6门。
超时后果:第6年时,第一年通过的科目成绩作废,需重考!
案例:
若2026年通过《会计》,则2030年底前需通过剩余5科;
若2031年仍有未过科目,2026年的《会计》成绩失效。
2、综合阶段:无时间限制
通过专业阶段后,任意年份均可报考综合阶段;
未规定通关年限,可多次参考直至通过。
3、高效备考方案(针对5年限制):
2年冲刺型:全职考生可首年攻3科(如会计+审计+税法),次年拿下剩余3科;
3年稳妥型:在职党推荐每年过2科(如第一年会计+经济法,第二年财管+战略);
零基础保底:每年专注1-2科,优先攻克《会计》核心科目。
三、2026年cpa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根据近年规律,2026年考试时间预计延续2025年框架(具体以中注协2026年3月公告为准):
1、专业阶段考试:2026年8月22日(星期六)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
17:00-19:00经济法
2026年8月23日(星期日)
08:30-11:00审计
08:30-11:30会计(第二场)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综合阶段考试:2026年8月23日(星期日)
0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