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历年考生反馈及中注协官方数据,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六科难度仍呈现阶梯式分布。《会计》作为核心科目,凭借其庞杂的知识体系和实务要求稳居榜首,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章节堪称“拦路虎”;《审计》紧随其后,教材语言晦涩且实务性强,对逻辑思维要求极高;《财务成本管理》则以计算量大、公式密集位列第三,资本预算、成本分析等内容需反复练习。其余科目中,《税法》政策更新频繁但重点突出,《经济法》法条琐碎但偏重记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清晰且难度最低,适合短期冲刺。建议考生优先攻克“三座大山”,再结合自身基础搭配其他科目。
二、注会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延续“专业+综合”双阶段模式,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专业阶段:8月23日至24日
8月23日:会计(第一场)、税法、经济法
8月24日:审计、会计(第二场)、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8月24日
上午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下午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会计科目因报考人数较多,部分考区增设第二场考试,考生需以准考证标注场次为准。
此外,欧洲考区考试时间为8月30日至31日(比利时当地时间),报名时需注意考区选择。
三、零基础考生迎战注会有哪些挑战?
零基础考生备考注册会计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知识跨度大:专业阶段六科涵盖会计、审计、法律、管理等不同领域,对跨专业考生而言,理解门槛较高。例如,《审计》教材术语抽象,缺乏实务经验易陷入迷茫;《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复杂,需快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
备考周期长:专业阶段要求5年内通过6科,综合阶段需在专业阶段完成后报考。零基础考生若选择全科报考,需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战线过长导致中途放弃。
竞争压力大:2025年注册会计师报名人数预计突破百万,热门科目如会计、审计竞争尤为激烈。零基础考生需从基础班学起,通过网课、真题强化理解,逐步缩小与科班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