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各科目考试都不简单,从每年的考试通过率就能看出。那么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难度排名是怎样的,造成考试越来越难的原因有哪些?
  一、注册会计师科目难度排名
  1、根据通过率
  通过率是一个很好反应考试难度的因素。去年注会考试六科通过率具体如下:
  会计:12.31%;审计:13.47%;税法:18.13%;经济法:16.15%;财务成本管理:15.0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15.98%。
  由此得出的科目难度排名情况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2、根据不同专业学生
  ①如果是财会类专业的考生,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可能是比较拿手的科目,但是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可能就相对难一些。
  ②如果是法学专业的考生,拿手的科目可能就是经济法、税法,但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就可能是较大的挑战。
  ③如果是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考生,可能觉得审计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么难。
  ④如果是经济类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有较大的把握。
  ⑤如果是非财会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零基础考生,那么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将是很大的挑战,另外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也可能不轻松。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考生所认为的比较难的科目也不尽相同,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知识背景具体分析。一般认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难度较大,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在报考科目选择时,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注会科目难度排名 考试越来越难的原因有哪些?
 
  二、注会考试越来越难的原因
  1、含金量高,报考人数增加
  CPA是会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证书,决定了它必然会受到会计人的热烈追捧。相比较ACCA、USCPA等国际会计证书,CPA在中国的认可度更高。且CPA持证人拥有唯一的签字审计权,也让会计人对CPA更多了一分向往。随着报考CPA的人数不断上升,对高端会计人才的筛选条件也会越来越严苛,考试难度也会不断增加。
  2、受会计改革的影响
  取消“会计证”的消息放出以后,很多人都在预测,初级会计职称是否会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同时,也有很多人希望,如果真的是的话,建议限制专业甚至地区,以提高会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如此,CPA将是非会计专业人员最后的自留地,而作为会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证书,如果专业上不加以限制的话,想必难度上会增加很多。
  3、知识点更新速度快
  注册会计师的教材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修订内容的比例达到了30%,这让CPA的备考难度上升很多。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试越来越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重大的经济事件中提炼问题,包装成考点,已经成为CPA考试的一种新型方式,传统的看书做题对复习效果产生了一些局限性,难度也上升很多。
  4、该如何做好备考准备
  尽管CPA的难度在上升,但还是要积极备考,才有可能早日拿下证书,实现升职加薪的梦想。
  5、深挖教材,突出重点
  难度再大,考点还是在教材上,把教材吃透,是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每年知识点的更新部分,从教材上能直观的得到考点的变化,至于理解程度和后期做题的效果,就看你能对教材深挖到哪一步了。
  6、关注改革,紧跟时事
  考试改革也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顺利的参与到考试中,或者是顺利的完成整场考试。因此一定要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让自己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随着考点和实际相结合的频率越来越高,对经济时事的关注度也要上升,这样才能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至于丝毫没有头绪,慌了自己的阵脚。
  7、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时间紧任务重是所有备考CPA的考生最大的感受。毕竟上班期间不能看书,回到家后又累到不行,能真正利用起来的时间其实不多,所以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好这些时间,提高自己的备考效率是很重要的事情。
  正如高顿CPA培训班的一位学员说过的一句话:人很多时候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有多混蛋。以前只知道吃喝玩乐,危机到了眼前,才开始报班强迫自己学习,但还好一切都不晚,人生还会有很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