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难的吐槽声不绝耳语,考试科目多,老师出题无规律,每年专业阶段单科通过率都不足百分之二十。注册会计师各个考试科目究竟难在哪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会计难度大。需要一定会计基础知识,所以没有基础的人最好看看企业会计学、新准则应用指南,准备必要的知识基础;另外要注意一点的是学习会计之前要认真看看税法中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因为会计中涉税处理尤其是递延所得税处理是个难点也是重点,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实质和差异入手才是学好暂时性差异的关键。
  税法意义重。税法的处理原则虽然和会计趋同了很多,但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处理原则,实际发生原则直接导致了和会计的差异,从而引起了递延所得税的发生。掌握好递延所得税就能把会计一半左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重要性不容小觑。
  审计具有决定性作用。拿下会计和审计以后,注会考试便没有太大难度了,审计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审计工作是在会计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会计基础一定要有。审计可以做好两年通过的打算,因此会计和审计一起报考的时候,重点在会计上,审计只为了混个脸熟,不要指望一年通过。
  财管、经济法和风险管理:就简单了。有了之前考试历练,你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实力,剩下的几个科目基本上没有问题了,财管是稍微有难度。首先有了会计和税法基础,财管中筹资、投资、价值评估、成本核算等章节内容可以基本搞定了,难度降低不少,尤其是对于租赁内容的理解,而这些内容是之前内容的综合运用,难度是相当高的。另外风险管理和经济法难度并不大,虽然和其他科目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但是本身学习起来并不费力。而且经济法和风险管理这两个科目都适合在考前三四个月学习,另外是有了其他科目的经验,剩下的这两个科目基本上没有难度可言。
  综合阶段测试:综合阶段测试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综合阶段测试虽然综合了各个科目的内容,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实务方面的也会点到为止,有专业阶段的知识基础和适当的培训学习,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综合阶段考试的要求。所以应对综合阶段考试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应对考试的信心!
cpa考试难易程度 各科目难度解析
  学好注会,你需要这样做
  一、吃透教材
  一直以来,学习注册会计师都是以教材为核心,也是老师出题的主要参照。很多专家都表示教材值得所有考生们至少看三遍以上。第一遍基础学习可以结合讲义和视频,熟悉框架之后,再去教材里划出重点,第二遍在做题之前,梳理一下教材的重点。第三遍通过错题回归教材。
  二、确保计划的进行
  大部分考生都知道制定计划对于考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并且也都这么做了。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制定的计划只是用来欣赏的,并没有督促自己按着计划行事,没有执行的计划只是一张白纸,不存在任何意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务必时刻提醒自己,今日事今日毕。如果执行力差,可以做一个周打分表,每周总结自己的执行情况,不断督促不断改进。
  三、针对性做题
  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做题是最好查缺补漏的办法。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用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寻找难题的突破口,深入挖掘出题的思路,掌握命题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做题的效果。
  四、坚持到底
  所有报考了注册会计师的考生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足矣证明你们伟大的决心。既然如此,在这最后关头那就更不能掉链子了,别因为一时偷懒最后导致考试的失利。只有尽力了,才不会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