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报名首先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条件分为为“学历+职称”双通道:
1.专业阶段:需具备高等专科以上学历(含自考、成考)或会计/相关专业中级职称(如中级会计师);
2.综合阶段:须通过专业阶段6科并取得合格证。
关键时间参考2025年:
1.报名期:2025年4月8日8:00-4月30日20:00(逾期不补报);
2.缴费期:6月16日-30日(每日8:00-20:00,未缴费视为弃考);
3.考试时间:专业阶段8月23日-24日,综合阶段8月24日。
二、注会专业阶段考哪些科目?
注会专业阶段需在5年内通过6科,科目难度与关联性直接影响备考效率:
1.核心科目:
《会计》(基础核心):重点攻克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分值占40%);
《审计》(实务导向):侧重审计流程、风险控制(2025年新增ESG审计考点);
《财管》(计算量大):需掌握现金流折现模型、本量利分析(机考公式输入是难点)。
2.搭配策略:
零基础:首推“会计+税法”(企业实务关联度高);
在职党:选择“经济法+战略”(偏记忆,碎片化学习);
冲刺型:尝试“会计+审计+税法”(审计需会计基础,税法补充实务场景)。
三、注会综合阶段考什么?
注会综合阶段仅1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但需融合6科知识解决实务案例:
1.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
典型题型:上市公司财报舞弊分析(如收入确认漏洞、关联交易隐匿);
新增考点:2025年强调“跨境税务稽查”与“新租赁准则应用”。
2.试卷二(战略/财管/经济法):
高频场景:企业并购估值(结合财务模型)+合规风险管控(如数据安全法合规);
答题关键:用SWOT分析战略可行性,用IRR计算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