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考试继续沿用“专业阶段+综合阶段”双轨模式,整体要求与去年保持一致,未新增限制。
1.专业阶段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
学历路线:教育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含全日制、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等学信网可验证学历)。应届毕业生可凭学籍信息先行报名,但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信网APP”完成学历认证授权。
职称路线:持有会计、审计、经济、统计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如中级会计师、审计师)。
同时,考生须年满18周岁,或16周岁以上且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综合阶段
前提:已通过专业阶段全部6科并取得合格证。除此之外,不再设学历或职称门槛,但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禁止报考情形
近5年内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者;
因考试作弊尚在禁考期内者;
已取得全科合格证或已报名同年度欧洲考区考试者。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有几科?
注册会计师考试共设7科,分专业阶段6科与综合阶段1科。
1.专业阶段
考生须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6科,方可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
《会计》:核心基础,内容庞杂、难度高,覆盖财务核算、报表编制与会计准则,建议优先攻克。
《审计》:实务导向,聚焦审计流程、风险评估与职业道德,需结合会计知识,注重案例与逻辑。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计算量大,涵盖财务分析、成本核算与资本运作,需熟练运用模型。
《税法》:与会计关联度高,涉及实体法与程序法,需紧跟政策更新,关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高频考点。
《经济法》:记忆型科目,覆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等,适合后期集中突破,需理论与商业场景结合。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清晰,从战略制定到风险管控,培养系统商业思维,与财管、审计交叉明显。
2.综合阶段
仅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卷一、卷二:
卷一侧重鉴证业务,聚焦会计、审计、税法;
卷二侧重管理咨询与业务分析,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