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2025年最新考试政策及历年通关数据,建议首次报考的考生优先选择《会计》科目,作为cpa考试的核心基础,《会计》涵盖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核心知识,与其他科目(如审计、税法)关联度高达70%以上,优先攻克《会计》,不仅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显著提升后续科目的学习效率,若时间充裕,可搭配《税法》或《经济法》,利用科目间的互补性平衡备考压力,高顿cpa小编介绍如下。
cpa建议先考哪几门
一、cpa建议先考哪几门?
《会计》是cpa专业阶段6科中唯一具有统摄性的科目,其知识体系贯穿整个考试。例如,审计中的“风险评估”需基于会计确认与计量,税法中的“所得税”需结合会计利润调整。
从通过率来看,《会计》年均合格率约18%,虽低于其他科目,但其对职业发展的价值远超短期备考难度。建议考生首轮备考集中精力攻克《会计》,后续可根据兴趣或职业方向搭配《审计》《财管》等科目,形成知识闭环。
二、cpa考试年限如何规定?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成绩有效期为连续5年。例如,考生2025年通过《会计》,需在2029年前通过剩余5科,否则成绩失效。
综合阶段无年限限制,但建议考生在专业阶段通关后1-2年内完成,避免知识遗忘。
针对在职考生,推荐“3+2”模式:前3年主攻专业阶段(如《会计》《税法》《财管》),后2年集中备考综合阶段,最大限度降低时间成本。
三、cpa备考时间如何分配?
2025年cpa考试定于8月23日-24日,备考周期建议分为三阶段:
1.基础阶段(现在-6月):通读教材+网课精学,辅以章节习题巩固。《会计》需投入350小时,《税法》《经济法》各200小时;
2.强化阶段(7-8月):主攻真题与高频考点,通过错题本查漏补缺。财管公式需反复演练,审计案例需结合实务理解;
3.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全真模拟机考,适应考试节奏。战略科目可背诵高频模型(如SWOT分析),经济法重点记忆时间节点类法条。
以上就是【cpa建议先考哪几门?2025年备考规划全解析】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