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单位领导的不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较为落后,一些制度并不适应经济业务的发展,但仍未修订,一些需要用制度规范的经济行为,大部分单位不愿出台相应的制度,而是以通知的形式或是口头的传达,形不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机制,导致部分单位财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公务卡结算尚未全面推广
  推广使用公务卡,减少现金支出,对于有效监督资金使用的去向,保证单位资金科学规范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政府公务卡虽已经全面铺开,但是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使用制度尚不完善,管理上也不够规范,这极大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的推广使用。公务卡以个人名义办理,信用由个人负担,设计上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公务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行。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不规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信息化逐步实现,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部分单位未按照要求安装保密软件、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系统受到外来攻击出现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相关财务信息丢失,甚至系统瘫痪,对正常的财务管理活动造成严重影响。部分单位为规避财政检查和审计监督,设置两套账,造成财务信息混乱,严重违反相关财务管理规定。
  (四)资产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较多,有的是通过政府采购,有些是单位自行采购,有的是上级部门划拨的,也有的是历史遗留的,资产各种各样,加大了资产管理的难度,部分单位存在资产长期挂账的行为,资产实际已经处置,但仍挂在账上。有的购买后长期不入账,规避审计的监督。在资产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磨损、毁损现象严重,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五)内部控制不健全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必定会出现问题。由于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人员受编制影响得不到有效的补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导致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不完善,一人多岗,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承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上仍存在支票与财务章一人管理的现象,这些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违规违法机会。部分单位通过建立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性质的分支机构,转移单位资金,将本应单位收取的收费项目转移至自收自支单位来收取,以此逃避监管。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违反规定设立小金库,不配合社会监督,套取单位资金,损害国家利益。
  (六)预、决算发挥的作用较小
  预算和决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必须履行的程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预、决算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部分单位编制的预算不够合理,只是核算总数,具体预算项目则不细算,等财政资金拨付后则随便支付,根本不按照预算执行。决算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只核算收入和支出,并不具体到各收入和支出项目。
网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9时间关注CMA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M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M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CMA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CMA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