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财务人面临证书选择时,“CMA和中级哪个难”这个问题总会浮出水面。随着2025年管理会计趋势加速发展,这个选择不仅关乎考试难度,更影响着你的职业赛道。cma考试知识面广泛,深入讲解管理会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注重财务会计,两者难度相当,2020年cma考纲改革后难度为C级与国内中级考试水平持平。
CMA和中级哪个难度更大?
  一、CMA和中级考试难度差异大吗
  从官方考纲和考生反馈来看,无论是还是中级会计职称都需要考生认真对待,无论考试的难度如何学习和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全面准备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CMA考试(两科)•核心难点:知识面覆盖极广(财务规划+战略管理),2020年改革后难度升至C级(最高认知层级),要求灵活应用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典型特征75%客观题+25%情境分析题,看似客观题占比高,但情境题需用管理思维解决企业真实问题(如预算编制漏洞分析)。中级会计(三科)核心难点深度考察传统财会技能(如《中级会计实务》主观题占55%),对分录处理、税法条款的记忆精度要求极高。典型特征知识点更“垂直”,但《经济法》等科目需死磕细节,突击备考效果有限。IMA官方统计显示全球CMA单科通过率约50%,而中级职称通过率约20%-30%(数据来源: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看似中级更难,实则是因中级考生基数更大、备考时间碎片化导致。
  二、职业方向不同,证书怎么选更增值
  若计划进入外企/500强/管理层,CMA的知识体系直击商业痛点。某制造业财务总监要求团队用CMA的“本量利分析模型”优化生产线,半年降低成本12%。2025年数字化转型加速,CMA持证者在数据分析岗的薪资溢价达34%(数据来源:IMA 2024薪酬报告)。
  若目标是国企/事务所/基础岗,中级职称仍是“硬通货”。某四大审计经理直言:“中级是升项目经理的门槛,CMA是锦上添花”。2025年新《会计法》修订强调内控与风险管理(CMA核心模块),而中级新增“ESG会计”考点,两者都在向业财融合进化。
  三、中级会计考生转战考试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中级会计和CMA在知识点上有较高的关联度,虽然中级会计和CMA在工作领域上有所不同但他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的考试科目难度也差不多学习中级会计的学员可以先考P2科目,这对于备考CMA更为有利,同时备考CMA的学员也可以同时备考两科目,并争取一次通过两门科目直接取得证书。
  优势二:中级会计和CMA双证持有人的发展前景广阔,中级会计证书是国内职场晋升所需的标准视为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而CMA证书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获得CMA证书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价值还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利用科目关联性“一备两考”CMA《战略财务管理》与中级《财务管理》重合度超60%(如资本预算、现金流模型),先学中级打基础,再攻CMA的实战拓展。•中级《经济法》与CMA“职业道德”模块联动,避免重复记忆。
  随着CMA引入中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加快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各大企业和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许多大型企业甚至国有企业开始鼓励员工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并报考CMA考试,在招聘财务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许多企业明确要求持有CMA证书的人优先录用,上海、成都、深圳、泉州地将CMA列为人才紧缺目录为持有CMA证书的人提供住房、所得税减免和人才补贴,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流入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