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美国交流的时候*9次知道了投行到底是做什么的;10个月前,开始懵懵懂懂地申请投行的暑期实习;9个月前,收了一堆拒信后等来了两家投行IBD的面试邀请——高盛和Morgan Stanley;8个月前,拿到Morgan Stanley HK IBD的暑期实习;3个月前,飞往香港开始10周的魔鬼实习;2天前,在Morgan Stanley的return rate低至30%的前提下、作为*10的大陆本科生拿到了return offer,明年大四毕业后直接进入Morgan Stanley HK IBD工作。
  10个月前的今天,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够在本科毕业后就进入全球最顶尖投行的投行部门,从此浸淫于资本市场;这过去的10个月,如梦如幻,让我从一个对投行的理解停留在《墨迹》的愣头青变成了大摩的投行妹;这过去的10个月,在众多学姐、学长和知心好友的指点与鼓励下,我迅速成长、成熟,向自己的梦想一步步靠近。当同龄人还在奋斗的时候,我已可以暂时停歇疲劳的双脚,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与君共勉。若有不准确和可改进之处,请君不吝赐教!
  1. 内功篇
  “不随大流”、“坚持学习重要论”和“利用暑假进行实习”是我给学弟学妹们的三点关于练内功的建议。
  回望过去,“不走寻常路”这几个字完全概括了我的成长旅程——放弃入党,放弃港大的录取,不考北大清华/常春藤名校,放弃保研,不考高口,不参加热门的学生组织(除了励志讲坛和交响乐团)……因为我坚信,随大流无法成就顶尖人才。我始终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之无关的事情,绝不随大流、盲目染指。于是乎,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练就的口语和反应能力让我在外资投行极具优势)、校长助理、励志讲坛的首席主持、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高盛奖学金和校长奖的获得者,成为我简历上[*{3}*]的元素。注意,“不随大流”的前提是这个“大流”不符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若是符合的话,随之亦无妨。
  除了“不随大流”,我还始终坚守“学习重要论”,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全院前三,任何影响学习的事情、绝不盲目染指。这是因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明三件事情:1)attention to details(因为粗心的人很难考高分);2)quick learning ability(考高分的确可以靠临时抱佛脚,但更多得靠短时间内深入学懂一门课);3)whether you are serious about your role(做学生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怎能指望你工作的时候会认真对待你的岗位?)。上述三点都是投行万分看重的品质,这也是为什么投行虽号称不看重学习成绩,可最后招进去的人个个是成绩优异的杰出学子。成绩平平在其他行业也许不是劣势,但对于投行来说绝对是劣势,换个角度想:面试投行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在其他条件无异的情况下为何不选择一位成绩好的同志呢?
  坚守“学习重要论”不等于成为“书呆子”——读书的时候我刻苦学习,但暑假的时候我会去实习、了解真实的职场,简言之,就是“学习和实习两不误”。从大一暑假在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9份实习,到之后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实习、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实习,以及大三暑假的投行实习,让我得以对各个领域都有深入了解,从而客观判断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职业兴趣所在。
  【注】正如开篇所言,我也是10个月前才决定要做投行。大一、大二的时候之所以会在不同的领域实习,就是因为当时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但是,尽管当时目标未定,内功却是一直在修炼(就是上述的三件事情),这样无论日后做什么都可以。所以我想提醒学弟学妹,在方向未定之时,最重要的是练内功,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想谈谈本科生VS研究生的问题。投行是为数不多的不看重学历的行业之一,它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与潜力。之所以研究生拿到offer的概率高于本科生,是因为研究生普遍比本科生成熟、具备更全面的能力、看事物更深入本质。但是,如果一个本科生能够与研究生达到同样的成熟程度,那么他拿offer的概率绝对不会受学历的影响。所以,我想对各位本科生们说,一定要有自信、并且放平心态,展现出自己*4的一面就可以了。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CFA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F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FA考试辅导高清网络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CFA考试备考指南
  免费题库:2014年CFA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CFA备考秘籍
  高清网课:CFA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