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特征
  因为互联网金融在美国有一个词就是是网贷,这主要是因为2013年美国搞了全球网贷峰会(LENDIT)。事实上,美国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很难翻译,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因为没有这个约定俗成的名词就导致美国没中国这么热。我去谷歌,跟高级副总裁聊了一下,跟惠普也聊了一下,再到富国银行跟他们聊。有一个很大的感受:美国有两个特征跟中国不一样。
  *9个特征,美国是一个慢生活国家
  这次去他们正好是黑色星期五—购物,很多人就是其乐融融的在那搭账篷,排队,很享受。支付过程中大量的人用支票支付,于是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网购。他们说早一天晚一天到,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这是因为美国是慢生活国家(欧洲也有这样的特征),不像中国、日本那样面临极大的挑战,每天起来都像有一座大山压着你,所以它对效率要求不高。
  跨州支付,从一个州到另外一个州要三到五天,跨行支付也是三到五天。中国这样的话,银行业早就被围攻了,但是美国就是这样。而互联网代表了什么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效率不是那么注重的国家,互联网就是去效率的,它不需要这么高的效率维持整个国家往前走。当然,这也跟整个系统落后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说还是因为美国是一个慢生活的国家。
  第二个特征,美国是一个社区化生存的国家
  这导致社区银行在美国可以生存下来,而且还能在美国实现屌丝逆袭。富国银行就是利用社区银行实现全球*9的。从社区化角度来看,美国社区银行存在并得以发展有其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国如果生搬硬套这一模式,很有可能是死路一条。
  具体来看,美国的整个国家典型特征是地广人稀。国土面积虽然和中国不相上下,但人口却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并且可居住面积要远高于中国。在整体生活比较安逸的情况下,美国的群居方式更多以离开市中心一段距离的集中式居住为特征。大量的散落在城市周围,形成一个又一个社区。显然,中国是走不到这条路上来的。
  社区化业态使得美国的电商跟中国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情。美国这种散落的居住方式,使得电商背后的物流成本极高,压根无法支撑电商行业的发展。一个社区没多少人口,因而无法通过人数集中购买来摊薄单位快递成本,从而使得美国电商不如中国。
  另外,从社区银行角度来看,在社区门口设置自动化一体设备的方式是美国富国银行十年前就在做的事情。那个时候网络设备并不发达。同时,银行业一直在走各种差异化竞争,富国银行通过大量的设立社区银行,获得了极为低廉的资金入口。在美国,富国银行的利差高于其他银行,很大程度来自于抢占社区入口。
  但是中国有这样的社区化业态吗?我认为中国有城镇化趋势,但是没有社区趋势。美国旧金山就75万人口都已经是美国西部第二大城市了,*9大城市洛杉矶也就三百万人口。中国一个中等规模三线城市可能都超越这个数字了。
  所以,中国目前步入的其实是人口城市化趋势。大量的人口聚集到城市的过程是集中趋势,社区化代表的是分散趋势。中国的社区银行生搬硬套美国模式,基本就是死路一条。在加上网络的不断普及,大量线下业务的线上化趋势,靠谱设网点—哪怕就是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我看也不是很靠谱的行为。
  第三个特征,金融业高度发达,竞争高度激烈
  其实,中国金融业效率已经站在全球之颠。因为日本没有支付公司,美国有那么几家支付公司,即使有支付公司也要三到五天才能快速支付,可见中国在支付上效率已经是全球之颠。但是美国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去的第八大银行就是马戏团银行,里面唱歌跳舞,就是为了吸引你,无所不用其极。它的金融业已经相对开放,激烈竞争以后没有留给互联网公司特别多的机会。
  所以谷歌副总裁说,为什么我们要去搞银行业?*9不赚钱,这是一个很苦逼的行业。这是对的,美国30年前银行业就是一个很苦逼的行业,而且也不是暴利性的行业。银行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今天赚这么多钱,以后是不是你的,你也不知道,只有你死的那天才知道是不是你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美国经过长期实践,美国银行业的估值PB就1.8倍。所以他讲,不想进去,进去也没有意思。第二个就是没有留给我们特别多的机会,我们进去搞不过人家,让我们唱歌跳舞,也跳不过人家。所以他对金融这个行业不感兴趣。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CFA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F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FA考试辅导高清网络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CFA考试备考指南
  免费题库:2014年CFA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CFA备考秘籍
  高清网课:CFA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