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顿网校 发布时间:2016-03-18 09:03 责编:Weily.wang
 
作者按:2012年夏初,有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写信给我,谈到他在实习期间从事市场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希望我能够提一些建议。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显然是我难以胜任的工作,并且还有误人子弟的风险。但想来想去,借这个机会谈一点我的感受,如果能够抛砖引玉,推动有关话题的深入讨论,应该还是有意义的。因此,以个人过去多年从事市场研究的反思和感悟为基础,写了这篇回信,对市场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局限等做了一些讨论。
 
十年以前,我曾经编过一副对联,上联是:解释过去头头是道,似乎有理;下联是:预测未来躲躲闪闪,误差惊人;横批是经济分析。这当然是调侃,但也不全是杜撰。
 
当今的经济理论在方法上日臻精巧,在思想上直指本性,研究对象包罗很广,数据处理相当复杂,常常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启迪,这是没有疑义的。但与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在预测和操控方面的巨大成就相比,经济分析面对未来提供卓越的预见性和前瞻性预测的能力仍然比较逊色,这应该也是很清楚的。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总是要从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出发,因此对未来具备预测能力需要一些重要的假设,即未来在本质上是对过去的重复。对于日生月落、寒来暑往这样的自然现象而言,这样的假设大体上是站得住脚的。对于经济波动、市场起伏而言,这样的假设在一些时候大体说得过去,但在本质上未必能够成立。
 
原因是比较清楚的,例如经济主体和政府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显然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路径;人们总是基于对结果的预期采取行动,这本身有时候会改变结果(有时候也可能强化结果);技术变化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和难以预知的影响,而且技术演变本身是无法预测的。根据索罗斯的看法,在人们的认识和经济现象之间还存在反射性过程,如果确实如此,那么预测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研究总是从简化开始的,爱因斯坦说理论要尽可能简单,但又不能太简单。从学术的角度看,经济分析可以(并且似乎总是)专注一点,不及其余。在尽可能简单的情形下深入剖析所感兴趣的问题和内在机理,从而提出不同于前人的、逻辑上站得住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看法,这可能就算过得去的学术研究了。
 
但市场研究的终极价值是提供对未来的准确预测,这使得从学术研究过渡到市场研究面临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未来并非过去的重复,这使得预测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二是即使未来是过去的重复,准确的预测需要对现实和历史全面和没有重要遗漏的认识和把握,而学术分析通常专注于其中的一个(也许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也制约着其预测能力。
 
因此,市场研究分析历史案例和经济周期,在未来能够重复过去的基础上,确实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预测,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

  
登录并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