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大行先例交行高管买股
来源:高顿网校 发布时间:2015-03-30 13:25 责编:moss
5月14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13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14年5月13日和14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A股股票,合计56.31万股。交行此举系国内上市银行高管首次集体从二级市场自费购买公司股票。
新财富a1分析师罗毅表示:“交行管理层集体增持,声势浩大,传递了该行管理层对该行发展前景有强烈信心的信息,显示出其管理层十分看好该行整体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更重要的是,此次交行增持为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或可引发其他上市银行进行类似的股权购买或激励动作,整体行业抄底时机显现。”
交行高管信心十足
根据公告,本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3.75元—人民币3.77元。
包括董事长、执行董事牛锡明,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彭纯,候任监事长宋曙光,执行董事、副行长钱文挥,执行董事、副行长、首席财务官于亚利,非执行董事胡华庭,非执行董事杜悦妹,非执行董事王太银,副行长、纪委书记寿梅生,副行长、首席信息官侯维栋,副行长朱鹤新,董事会秘书杜江龙,以及公司业务总监吕本献等在内的13名交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买入该行56.31万股股票。按照成交区间计算,13名董事和高管共“掏腰包”投入了211万—212万元,人均投资16万元左右。
公告显示,其中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牛锡明增持数量为10.6万股;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彭纯增持10万股;候任监事长宋曙光增持5万股;副行长钱文挥、首席财务官于亚利、非执行董事胡华庭等8人分别增持3万股;非执行董事杜悦妹和公司纪委书记寿梅生则分别增持3.8万股和2.91万股。
上述13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同时自愿承诺将所持股份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三年。
银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交行近几年经营稳健,去年底推出的事业部制改革效应正开始显现,相关业务领域也均保持快速发展。此次交行董事和高管集体买入股票,凸显管理层对交通银行运营现状充满信心,看好该行整体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潜力。
银行股现抄底良机
此前,上市国有银行股一般都是由大股东汇金增持,交行高管此次集体出手,颇令市场感到意外,或可视为对年初监管层提出鼓励破净银行进行普通股回购行为的一次直接回应。通过此次增持后,交通银行高管持股市值跃居五大行及上市股份行第二,高管持股人数居上市银行*9。
银行股破净现象由来已久,相比银行亮丽的业绩,股价表现和经营业务关联度不高,以交行为例,201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2.95亿元,比2007年增长2倍,但股价一直处于估值洼地。
截止5月14日收盘,交通银行股价对应PB仅为0.64倍,目前该行股价仅有3.77元,与2009年以来的最低价3.59十分接近,股价折扣大,底部已然形成,市场分析认为这的确是高管集体抄底的好时机。
低廉的股价与其较强的盈利呈现背离走势已经成为银行业的整体现状。Wind数据显示,截至14日,在沪深两市全部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民生银行的1.03倍的市净率超过1倍,包括国有五大行在内的其余15家银行全部在1倍以下,其中,交行的市净率为0.64倍,价值洼地明显。
罗毅表示,近日银行业政策消息密集,监管层频频出手,市场利空释放较为充分,叠加优先股、定向降准等重要利好,将为银行股走出低靡现状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银行股破净已久,而此次交行增持正可为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或可引发其他上市银行进行类似的股权购买或激励动作,整体行业抄底时机显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