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方舟子:别把学术论文当买卖

发布时间:2014-12-12 11:44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值得思考的是,当下一些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却能在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有的是水平问题,有的是一时失误(本篇论文可能属于这种情况),但应重视,少数低质量论文背后存有违规操作的问题。
 
  一个科研项目的立项、拨款、成果评估,一篇论文的审核、评估、发表,无疑都要经过诸多复杂的程序。然而,这样一篇被诸多学者、批评家和网友都称为荒谬的研究,如何就能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如何就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方舟子说:“这无疑是学术腐败的一个体现,背后是学术评估机制出了问题,不论是对学术,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现象都必然带来巨大的危害,但要改变,却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整个学术机制的改变。”
 
  有名气就能发表
 
  北京晨报:这样的项目如何能够获得国家的基金,论文如何能够发表,这是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在您看来,它意味着什么?
 
  方舟子: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这篇论文不是这个教授写的,而是一个年轻的、没有名气的学者,或者是一位学生写的,就不可能拿到国家的社会科学基金,同样,发表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教授的身份,他是名牌大学的教授,而且我查了一下,在比较文学领域,他也算是一个大拿,这个头衔,很容拿到国家基金,同时他的论文,可能不需要审核就能发表。
 
  北京晨报:只要有教授的头衔、有了名气,就能随意发表论文吗?
 
  方舟子:当前我们国家的许多学术期刊,往往都是只看身份头衔,不一定会去看论文本身的水准。而且,我查了一下,这位教授发表类似论文的期刊,很多都是档次很低的,往往是一些大学的学报。
 
  学报学刊也收版面费
 
  北京晨报:但是这样的学报也是受到学术评估体系认可的?
 
  方舟子:是的。即便是发表在这些档次极低的刊物上,也是算学术成果的,是受到学术评价机制认可的。
 
  北京晨报:这些学术评价机制之内的刊物,应该是很严谨的,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论文呢?
 
  方舟子:并不是所有的学术刊物都是非常严谨的,事实上,当前,国内几乎每个大学都办学报,有些学报学刊是收版面费的,把发表论文当做是谋利的手段,有时候甚至不会审稿,给钱就发,特别是知名的教授,就更加容易了。
 
  北京晨报:这个市场是怎么形成的?
 
  方舟子:从刊物来说,刊物太多,都要填充版面,自然需要大量的论文,从发表者来说,学生毕业要发表论文,教授评级要发表论文,研究项目结题,也要发表论文等,需求也非常多,这就形成了论文发表市场的乱象,把学术论文当做买卖来做。
 
  研究杜甫要花什么钱
 
  北京晨报:这样的研究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是引发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您看来,这是否合理?
 
  方舟子:显然不合理,因为这样的研究基本上不花什么钱,研究杜甫和基督教精神的关系,我看不出来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难道拿这些钱来买书吗?所以,这是问题所在,这些钱去了哪里?在学术界,滥用研究经费请客、游玩、开会之类的很多,很难不让人怀疑。
 
  北京晨报:研究不需要花钱,为什么还会获得国家基金呢?
 
  方舟子:有一定地位和知名度的学者,拿基金是很容易的,从这篇论文发表在作者退休之后来看,这个项目甚至到作者退休都没结题,基金都没用完,要用这样一篇论文来结题。实际上,名声、关系、经济利益等,都影响着基金的发放,尤其是文学方面的论文更无什么标准,只要有一定的地位,就很容拿到,当然也更容易被滥用。
 
  学术腐败在机制
 
  北京晨报:这样的现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
 
  方舟子:这毫无疑问是学术腐败的一个体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术评估机制有问题,不论是国家基金的发放,还是学术成果的认定都有问题。这导致非常荒唐的课题也可以拿到资金,能够发表论文,只是因为他是有名的教授,才一路绿灯。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呢?
 
  方舟子:学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和整个科研教育体系有关系。比如说官本位的问题,要不要给一个项目资金,最后的审核能不能通过,都是官员说了算,而官员或者不懂学术,或者懂但是根本没有心思去认真审核,都忙着做官。因此,最后就只能凭名气、关系、利益等去评价,成果的认定也是如此,不看研究本身,看论文数。因此,明明很荒谬的论文也能提交,能通过审核,因为审核者可能根本就不看。另外一个就是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学术界。比如说一位没有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的人,却偏偏成了教授,必须要发表论文,自然要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一篇篇论文就这么出来了。
 
  社会良心的沦陷
 
  北京晨报:学术的腐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方舟子:为什么要学术?有些学术研究会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比如经济学,如果学术成果是虚的,必然会造成直接的损失。有些研究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的是人的精神,当然更不能虚假。事实上,学术的本意是求真,也就是说,学术是最不应该弄虚作假的,不应该浮躁浮夸的。反过来说,如果学术虚假、浮夸,必然影响社会风气。在人们的心目中,学者是追求真理的人,总应该真一点儿,然而却发现学术也在腐败,学者也在玩弄虚假,学术的良心没了,社会最后的良心也没有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影响极恶劣。
 
  北京晨报:学术基金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方舟子:学术基金是哪里来的,还是纳税人的钱。如果学者拿纳税人的钱去弄虚作假,毫无疑问是在侵害纳税人的权益。
 
  学术的恶性竞争
 
  北京晨报:学术腐败会有哪些直接影响?
 
  方舟子:最直接的,学术腐败必然和教育腐败联系在一起。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有足够的学术素养,但是偏偏在他的论文里,我们发现他缺乏基本上的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者,他又带出来一批学生,就以这件事为例,新闻里引用了张思齐学生的话,说他是个很好的老师,这太可怕了。如果学生不能在学校里受到好的学术训练,只是学了一肚子弄虚作假,那么这个社会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北京晨报:在学术研究上,又会有怎样影响?
 
  方舟子:学术腐败导致学术界的恶性竞争,因为搞腐败的人,一定是不学无术的人,他们一定会打压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研究资金,获得名声、地位等。结果是真正的研究者无法获得资源,得不到认可,学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要改变的是学术体系
 
  北京晨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呢?
 
  方舟子:很难。如果是作假的,还好查一点,但是像这样弄虚的,你不能说他作假,只能说不该被认可,不该获得资助,论文不该被发表,追究下去,根本在于整个学术评估体系,只有改变整个学术评估体系,才能*5可能地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好的学术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方舟子:好的状态,是回归学术本身。学术要自由,同时又要有学术规范,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量学术之外的东西影响着学术,权力、关系、经济等,如果整个学术评估体系能够回归到学术,在评估学术课题、成果时,真的以学术价值为标准,而不是看名气、看地位、甚至是看钱,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这才能有扭转风气的希望。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方舟子崔永元式骂战能否因法而止
下一篇:下一篇:方舟子:垃圾专著误国误民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