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家庭)财务报表比率分析
 
  理财规划师在分析客户财务状况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财务比率,通常可以利用客户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到。这些比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客户的财务状况及相关信息,理财规划师可以通过这些比率对客户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这对于保证理财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见的比率主要有:结余比率、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清偿比率、负债比率、负债收入比率、流动性比率。关注[华尔会]wallclub
 
  1.结余比率
 
  结余比率是客户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结余和收入的比值,它主要反映客户提高其净资产水平的能力。就客户个人而言,只有税后收人才是真正可支配的收入,所以在测算结余比率时,应采用客户税后收入作为计算标准。其计算公式如下:
 
  结余比率=结余/税后收入
 
  与此相关的一个比率是月结余比率,即每月收支结余与月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是通过衡量每月现金流状况而细致反映客户的财务状况。月结余比率的参考数值一般是0.3左右。由于不同客户家庭财务状况不同,结余比率在不同城市,家庭分化比较明显,但一般认为保持在0.3较为适宜。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结余比率=(月收入一月支出)/月收入
 
  2.投资与净资产比率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是投资资产与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客户投资意识的强弱,是衡量客户能否实现财务自由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投资资产/净资产
 
  客户的投资资产包括资产负债表中“其他金融资产”的全部项目和“实物资产”中的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及客户以投资为目的储存的黄金和其他收藏品等。
 
  除收支结余外,投资收益是提高净资产水平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甚至是主要途径。然而,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投资规模越大,面临的资产损失风险就会越高,因此,投资与净资产比率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有研究认为,投资与净资产比率保持在0.5或稍高是较为适宜的水平,既可以保持合适的增长率,又不至于面临过多的风险。就年轻客户而言,其投资规模受制于自身较低的投资能力,因此其投资与净资产比率也相对较低,一般在0.2左右就属正常。
 
  3.清偿比率
 
  清偿比率是客户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这一比率反映客户综合偿债能力的高低。 其计算公式如下:
 
  清偿比率=净资产/总资产
 
  显然,清偿比率的数值变化范围在O一1之间。一般来说,客户的清偿比率应该高于0.5,保持在0.6~O.7较为适宜。如果客户的清偿比率太低,就说明对外债务是其拥有资产的主体。甚至其日常开支也依靠借债来解决。就该客户而言,一旦出现债务到期或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他就很容易面临损失资产甚至资不抵债的困境,严重时便会迅速破产。另外,清偿比率也不宜过高,过高的清偿比率意味着客户负债很少或几乎没有负债,这说明客户没有合理利用其应债能力提高个人资产规模,其财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我国居民大多仍不习惯负债消费或理财,因此国内客户的清偿比率一般较高(但在部分发达城市,居民清偿比率已呈现逐步降低趋势)。
 
  4.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客户负债总额与总资产的比值,显然这一比率与清偿比率密切相关,同样可以用来衡量客户的综合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
 
  由于负债总额与净资产之和同总资产相等,所以负债比率与清偿比率为互补关系,其和为1。
 
  负债比率的数值变化范围同样也在0~1之问。由清偿比率相关分析可推知,理财规划师应该建议客户将负债比率控制在O.5以下,但也不应低至接近0的程度。关注[华尔会]wallclub
 
  5.财务负担比率
 
  这一比率亦称为债务偿还收入比率(Debt—Income Ratio),是到期需支付的债务本息与同期收入的比值。它反映客户在一定时期(如一年)财务状况良好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财务负担比率=债务支出/税后收入
 
  对于负债收人比率来说,选定测算周期是一个重要步骤,这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对于收入和债务支出都相对稳定的客户来说,选用一年作为测算周期更有助于反映其财务状况:而对于收入与债务数额变动较大的客户来说,选用较短的测算周期(如月、季)则更能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
 
  至于负债收入比率处于什么水平较为适宜,这需要理财规划师根据客户的资产结构、信誉水平等因素进行具体判定。有专家认为,0.4是负债收入比率的临界点,过高则容易发生财务危机。
 
  6.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月支出的比值,它反映客户支出能力的强弱。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保持价值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变现的能力。流动性强的资产能够迅速变现而价值不受减损,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流动性弱的资产不易变现或在变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部分价值,日常用品类资产的流动性显然较弱。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每月支出
 
  其中,流动资产通常为资产负债表中“现金与现金等价物”项目。
 
  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通常成反比.即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收益性较低,而收益性较高的资产其流动性则往往欠佳。因此,应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兼顾考虑资产流动性与收益性两个方面,进而提出有价值的理财建议。对于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的客户来说,资产的流动性并非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可以保持较低的资产流动性比率,而将更多的流动性资产用于扩大投资,从而取得更高的收益。而对于那些工作缺乏稳定性、收入无保障的客户来说,资产收益性的重要性倒在其次,因此理财规划师应建议此类客户保持较高的资产流动性比率。通常情况下,流动性比率应保持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