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比率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报表相关资产与负债项目的比率计算,来分析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依据。
 
  1.存贷款比率
 
  存贷款比率是将银行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进行对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总额/各项存款总额
 
  该比率越高,表明负债对应的贷款资产越多,银行的流动性就越低。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我国央行规定,该比率不得超过75%。
 
  用存贷款比率来衡量银行的流动性也存在不足之处:(1)因为贷款和存款中的各个项目的流动性水平或对流动性的要求是不同的。(2)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也会对银行的流动性造成影响。因此,该比率应结合其他比率来全面考察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2.中长期贷款比率
 
  中长期贷款比率是银行1年期以上(含1年期)的中长期贷款与1年期以上(含1年期)存款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中长期贷款比率=中长期贷款总额/一年期以上存款总额≤120%
 
  3.流动性资产对全部存款的比率
 
  该比率反映流动性资金需求和流动性资金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贷款的比率=流动性资产/全部负债
 
  该比率越高,反映银行的流动性越强。该比率一般应当保持在30%至45%左右。
 
  4.备付金比率
 
  备付金比率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各项备付金存款和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之比。其计算公式以及我国执行的考核标准如下:
 
  人民币备付金比率=[(在央行备付金存款+库存现金)/各项存款]不小于5%
 
  外汇备付金比率=[(外汇存放同业款项+库存现汇)/各项外汇存款期末余额]不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