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保研指标 | 保研率 |
2025 | 1402 | 16.2% |
2024 | 1328 | 14.43% |
参加推免生遴选的申请人必须是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第七条 必备条件。凡被推荐对象首先必须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和身体状况等方面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和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3、学习成绩必备条件
(1)英语成绩符合我校授予学士学位的要求;(2)学习成绩排名不低于本班或本专业前50%
(3)所有课程无重修记录:
4、积极向上,身心健康,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毕业时能获得学士学位。
综合测评成绩的组成:学业成绩(60%-70%)+科研及专业表现(20%-30%)+综合素质(10%)。
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I类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的平均学分绩(具体计算范围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科研及专业表现
科研及专业表现:发表论文情况、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情况、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情况、专业比赛情况等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奖惩情况、社会活动情况等
对于有特殊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由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所在学院专题报告,经学校推荐免试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进行特殊选拔,不受成绩排名和综合排名限制。
1、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SCI、EI、SSCI、CSSCI源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全国性评比或比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辩论赛最佳辩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含“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赛事);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其他全国性学术科技竞赛或全国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以上(含国家级)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指导的,并经过校级以上逐级评审或推荐的各类征文、演讲等比赛等,下同)获奖的前二名完成人;省级比赛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艺术类在艺术特长生中评比);
获评国家级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社会实践评比先进个人及优秀团队队长、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全国三好学生称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宝钢教育奖学生奖特等奖获得者、获评国家级集体荣誉(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高校百家网站等)的学生组织、学生团体或学生班级的主要负责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