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侵占公司资源、掠夺性财务活动,如:融资/内部交易/超额股利、掠夺性资本运作,如何区分这些是属于

老师好:滥用/侵占公司资源、掠夺性财务活动[如:融资/内部交易/超额股利]、掠夺性资本运作,怎样区分这些是属于内部人控制问题?还是隧道挖掘问题?

月同学
2019-10-11 15:28:14
阅读量 584
  • 杨老师 高顿财经研究院老师
    一丝不苟 文思敏捷 博学 文尔雅 专业 干练
    高顿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服务,关于滥用/侵占公司资源、掠夺性财务活动,如:融资/内部交易/超额股利、掠夺性资本运作,如何区分这些是属于我的回答如下:

    勤奋的准注会同学你好,

    在教材上,“滥用、占用(直接占用、关联性交易和掠夺性财务活动)”是放在隧道挖掘问题下的。

    祝你的努力能赢得考试胜利!



    以上是关于财务,公司财务相关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它疑问想快速被解答可在线咨询或添加老师微信。
    2019-10-11 18:04:38
加载更多
版权声明:本问答内容由高顿学员及老师原创,任何个人和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大段引用用于商业用途!部分内容由用户自主上传,未做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并反馈至邮箱:fankui@gaodun.com ,工作人员会在4个工作日回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其他回答

  • 。同学
    日本为什么掠夺中国的盐
    • 蒋老师
      首先,我们来看到盐的需求。盐这种东西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料,可以说,需求上永远是存在潜力的。而在盐业资源中,其开发需要高蒸发量的气候,也就是在夏季的炎热时期,再者,就需要平坦的沿岸、海滩地势情形。然而,我们看日本,四面环海,其气候冬暖夏凉,有大海作为天然的调温器,自然没办法达到提炼盐需要的气候条件。其外,在海水不断的冲击下,日本沿岸并非如此平坦,狭长的沿岸,很难说取得盐业资源啊!所以,在1937年时,日本的本土盐产量只能满足本国四分之一的产量,另外四分之三都要依仗国外进口,而与之相邻的中国国民政府依旧奉行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盐业专营政策,让日本无从进口。曾经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这日本人啊,本土上没可供于种植苹果的土壤,可是中国有啊!于是,日本的家长就教导孩子们跑去中国抢!这般强盗的心思,在盐业资源上同样是如此。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对于食盐的掠夺毫不手软,毕竟,盐除了可供于食用,还能够成为化学工业、染料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 石油工业的重要原料,对国防和尖端技术都有重要意义。
      我们再来看日本是如何掠夺中国的盐业资源的。在东北建立满洲国时期,他们就控制了沿海的海盐产地,废除了中国政府一向使用的盐铁专营,改为日本的军方自营。他们没收中国盐业企业,交由“军管”;没收存盐,强行征收“军用盐”;在华设立日本的盐业公司;并对沦陷区输送到日本的盐征收极低的税率。日本这样的做法,对于民族企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故而,他们的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不过,任何政策都有两面性,虽然,日本的行径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可是,带来的好处也是有这么丝毫一二的。在日本的推动下,中国开发盐资源的技术不断得到改善,这就提升了盐业的生产力,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曾经,中国还是一个盐资源丰富但生产力低下的落后国家,可是,日本的政策改变了曾经盐铁专营的独断专行,令盐产业内部有了竞争,不再有恃无恐。故而,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不仅摆脱了西方势力对于盐业的影响,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也让今后的中国经济工作者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所铭记。
  • 晚同学
    强大起来的日本是如何在中国为自己去掠夺的
    • 张老师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台湾。日本藩阀政府将以前自己在经济上“起死回生”的经验复制到了台湾。 欧洲多用毛织品,对樟脑丸的需求巨大,世界市场上60%的份额被日本三井公司垄断,为了获取暴利,日本商人将台湾的樟树砍伐殆尽。日本强迫让气候适合种植甘蔗的台湾种甘蔗,而台湾只能种植并压榨,蔗糖汁则被运到日本精炼,白糖要再从日本销往世界各地。滥采台湾的森林,美其名曰是为了让农民有田种植稻米,可让台湾人种植水稻,还是为了让日本人吃上廉价大米,台湾遭受双重榨取。大量树木被砍让日本赚一次,开垦出来的农田种水稻还让日本挣一次。台湾同时还得为所谓“文明开化”支付高昂代价,日本人修建铁路、港口、电站,价格高昂还不算,这些都是为了方便日本更多、更大规模地掠夺台湾资源,它们绝不是为了造福于台湾人民。 后藤新平自1898年起任台湾总督府长官,因在台湾建立向日本输送利益的经济传送带有功而被封为“殖民地经营家”,他于1906年再出任“满铁”首任总裁,让他从台湾转战中国东北,就是为了让他复制其在台湾的“成功经验”。“满铁”表面上是中日合资公司,可日本政府一分钱都没掏,将从沙俄那里获得的属于中国的铁路及经营权,被他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变成了日本政府的“满铁”股份公司本金,同时在日本出售股票,让日本人在股东人数上超过中国。 铁路的进出口在大连港,铁路成为了港口的下游企业,铁路沿线的所有土地、矿产、森林,都变成了日本可支配的财产,“满铁”还继续中国东北修建铁路,可日本既无技术又无资金,日本钱从美国借,铁轨、火车头以及相关设备都由日本三井等从美国进,然后高价出售给“满铁”,满铁的巨大利润空间被挤压到只能维持现状的水平,账面上中国参股一半,可高级管理人员全部是日本人。“满铁”没有任何红利分给中国股东,将钱用于不断衍生、扩张上,不断开设出的新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只是雇佣更多的日本人。这些公司渗透到中国的更多经济领域中,所有的所谓“开发”,都是为了让低价的中国的大豆、煤炭、圆木等原材料,滚滚不断地流入日本;而中国从日本获得的都是高价的工业产品。 日俄战争后,日本能够独资在中国办的工厂,首先是火柴厂,因日本盛产木头和硫磺,有生产火柴的经验积累。一战前后纺织厂开始大举进军中国(照相馆和药店多是日本的间谍机构,药店上的仁丹广告牌,实际上是给军队指示大路方向的路牌)。日本明治初期的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有生丝、茶叶、瓷器。丝织业随着出口增加而发展,但后来丝织减少,棉纺增加。中国当时的纺织以农村的家庭作坊为主,土布无法与日本的机织布竞争,而且市场需求巨大,中国的人工费又只有日本的三或四分之一,与其将织好的布运到中国来销售,不如在中国建厂,就地销售。这样既可以绕过中国对进口成品的关税壁垒,还可以减少运输费,且日本人多地少,种植棉花导致棉田与稻田争地,结果造成日本粮食和棉花价格都高。日本因此改变策略,从英国进口纺织机,从美国、印度等地进口或采购中国棉花,此后日本不再种植棉花,需要的布则从中国进口。 在中国的上海、青岛、天津等,利润最稳定的日资企业就是纺织业,而向军队提供最多“捐款”的也是纺织企业。因纺织企业门槛并不高,中国民族资本建立的纺织厂与日本企业形成竞争之势,中国民族资本的纺织厂因此被日资视为眼中钉,面粉、榨油、碾米厂等都在日资企业的黑名单之中。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驻扎在上海的日本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引领日本军队向中国民族资本的纺织厂、面粉加工厂投弹。全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印刷厂-商务印书馆也在此时被炸毁。 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各地的驻在人员,突然出现在各个关键经济部门,成为“接受大员”,“没收”中国的工厂。 中国经过甲午战争赔款、庚子赔款、1911年后的善后大借款,中国已经处于国家破产状态。为了表现所谓“大国风范”,中国从外国借钱来还债。战乱频繁让民不聊生,而社会动荡又造成腐败横行,正如曹汝霖所说:与外国签订的各种条约胡乱堆放在房间的角落里,没有人知道详细内容以及截止时期,只有日本人到了要获得利益的时候,拿着条约来找中国人谈的时候,才有人想起要找条约出来看。 高官对自己国家失去了信心,权力今天不用明天作废,他们有机会就要捞钱,甚至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战而屈之,谋之上”,日本比中国人更娴熟地运用了《孙子兵法》,用收买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本蔑视中国人凡官必贪,从清朝末年开始,甘愿充当汉奸、卖国贼的人就不绝于后。日本人认为收买中国官员比直接打仗合算多了。他们或让中国军阀相互打,或在支持双方的同时,选择一个给日本输送利益最多的。在日本人看来,只要能亡了中国,这些付出都可以加倍回收。 比如曹汝霖,靠日本人“夸赞”进入北洋政府高层,他对日本的回报就是泄露内部机密,让日本人对北洋政府在某个事项上会如何出牌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利用从日本人那里获得的小钱,购买了开滦煤矿的股份,后来靠分红维持其在天津租界内的豪华生活。他同时还持有其他日本在华公司的股票,可“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打进长城内,东北、华北都成了日本的,日本哪还承认他的股东身份。 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后,日本领导人还继续强调“中日经济上相互依赖”,可他们抓住中国这个救生圈仅仅是为了让中国帮助他们摆脱已经深陷的经济漩涡。他们瞄准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绝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哪怕sony之类的产品100%在中国制造,但各个零件在分头进入总装厂前,利润都被分散转移到了日本本土,中国只挣到了少的可怜的工人工资、工厂使用费、水电费和一点点税费。如此“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如此“世界经济一体化”,谁也离不开谁这与当年台湾农民为日本种大米、种甘蔗没有任何区别。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其他人都在看
  • 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知识点-资产收益率的类型

    资产收益率类型有实际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2023-06-15 11:39:51
  • 中级会计职称的财务管理难吗?

    中级会计职称的财务管理难吗?中级会计职称的财务管理科目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比较难的一门科目之一。下面小编就来分析一下中级会计职称的财务管理难度。

    2023-06-15 10:57:17
  • 2023年acca《Financial Accounting》(FA财务会计)真题

    ACCA真题可以帮助考生们发现自己在各个考试科目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强化这些薄弱环节的学习,考生们可以提升整体的考试水平。同时,ACCA真题也提供了查漏补缺的机会,让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ACCA考纲白皮书 点击领取 一、2023年acca《Financial Accounting》(FA财务会计)真题 At 31 December 20X5 the following require inclusion in a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1)On 1 January 20X5 the company made a loan of $12,000 to an employee, repayable on 1 January 20X6, charging interest at 2% per year.On the due date she repaid the loan and paid the whole of the interest due on the loan to that date (2)The company paid an annual insurance premium of $9,000 in 20X5, covering the 12 months to 31 August 20X6 (3)In January 20X6 the company received rent from a tenant of $4,000 covering the six months to 31 December 20X5 For these items, what total figures should be in

    2023-06-15 10:20:34
  • 江财审计专硕复试考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江财审计专硕复试考点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如果你要考江财的审计硕士的话,一般会遇到名词解释,比如2017年的复试笔试就遇到该题,其中一题叫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详细的解释高顿考研已经整理,供大家参考!

    2023-06-14 16:32:03
  • 短期投资的财务处理

    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其投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023-06-14 16:29:35
精选问答
  • 上年利润为负数,今年正数,增长率怎么算?

    教师回复: 亲爱的同学,上午好~如果上年为负数,取绝对值,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的绝对值。比如2018年收入为-100,2019年收入为100,即2019年收入增长率=(100+100)/100=200%如有疑问,我们继续沟通~

  • 待处理财产损益的借贷方向是什么样的?

    教师回复: 同学,你好!这个要看盘亏还是盘盈哦,如果盘盈,说明资产增加了,借方的就是资产,贷方当然就是待处理财产损益了。反之如果盘亏了,说明资产少了,资产在贷方。借方当然就是待处理财产损益了。祝学习愉快!

  • 税后经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教师回复: 可爱的同学,你好税后经营净利润=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因为净利润是已经扣除了税后利息费用的,税后经营净利润是不考虑利息费用用的,所以将净利润加回税后利息费用才是税后经营净利润。可以参考教材P57表2-11理解。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帮助你理解!务必注意防护,少出门、多学习哦~我们共克时艰,加油!!!祝同学和家人们都能健健康康!

  • 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分别是什么科目?

    教师回复: 勤奋的同学,你好~合同履约成本是资产类科目,类似库存商品,会发生减值,并且减值可以转回。合同履约成本简单理解为履行合同约定发生的成本,这部分之所以资本化而没有费用化,就是因为满足了资本化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应当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①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②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③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这三点和资产的定义趋同,发生的直接相关成本增加了企业资源,并且付出的成本能够收回。合同取得成本: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资产的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果不能取得合同,但一样会发生的成本,那就不是合同取得成本了,比如差旅费或尽职调查支出。所以增量成本与合同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销售佣金,销售佣金完全跟合同的金额挂钩,则为合同取得成本。另外容易混淆的例子是给销售经理的年度奖金,看似跟合同相关,但是年终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即使没有合同,也可能会有年度奖金。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帮助你理解!务必注意防护,少出门、多学习哦~我们共克时艰,加油!!!祝同学和家人们健健康康!

  • 建筑业工程材料开具发票交税率是13%还是9%的?

    教师回复: 亲爱的同学,你好:建筑企业外购建筑材料并提供施工业务的包工包料合同是一种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的一项销售行为,是混合销售行为。如果建筑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上没有建筑材料销售资质,只有建筑服务资质的情况下,则建筑企业将外购材料和劳务的发票开具和税务处理如下:一般而言,建筑企业将外购的材料和建筑劳务一起按9%税率计征增值税,向发包方开具9%的增值税发票。如果建筑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上既有销售资质又有建筑服务资质的情况下,则建筑企业将外购的材料和劳务的税务处理和发票开具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其一、如果材料销售额在一年的销售材料和销售劳务收入总额中超过50%,则建筑企业外购材料和劳务一起按照17%税率计征增值税,向发包方开具13%的增值税发票。 其二,如果材料销售额在一年的销售材料和销售劳务收入总额中低于50%,则建筑企业外购材料和劳务一起按照9%税率计征增值税,向发包方开具9%的增值税发票。祝你学习愉快~

我也要提问老师
手机注册
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找到您想看的问答
金融类
ACCA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期货从业
税务师
资产评估师
基金从业
国内证书
CPA
会计从业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其它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