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回收风险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复杂的外部环境加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虽然近年来有所复苏,但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频繁出现。创业板上市公司很多客户受经济环境影响,盈利能力下降,融资难度加大,资金紧张,开始减少订单量,拖延付款,造成创业板上市公司销售疲软,逾期应收账款增大,呆坏账风险增大。同时,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成本增大,存货大量的积压,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生产销售链条无法正常运行,资金回收链条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发展。
  (二)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
  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的经营主体必然面临种种财务风险,包括资金回收风险。但在某些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一些高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依然延续着上市之初只重视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的经营理念。加上上市募集了大笔资金,使得短期内资金非常充裕,认为资金不是问题,资金回收风险短期内不存在。一些职工认为,风险管理是高管人员和财务部门的职责,普通员工不需要考虑。公司整体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机制缺失,给资金回收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
  (三)内控体系不健全
  虽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都对本公司进行了内控评价,大多数也都取得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无保留内控审计报告,但实际上由于公司普遍存在成立时间短、资产和人员规模较小等特点,大部分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都不到位。部分公司管理层对内控制度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仍将内控体系建设简单定位于满足监管要求,实际工作中习惯于凌驾内控之上,这就会导致公司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建立一套与已有管理体系融合,能识别和控制风险的内控体系,是降低和防范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手段。
  (四)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绩效考核是一根指挥棒,它决定了企业行为、管理者行为和员工行为。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升公司效益和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创业板上市公司面临的大部分都是激烈竞争的行业,而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只是过多强调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忽视对回款和资金占压的考核,会引导销售部门在业绩压力下,采取较为激进的营销策略,放宽信用期,客观上造成了资金回款速度减缓。同时,由于考核没有对生产系统存货资金占压进行考核,会导致采购部门采购计划不够科学、生产部门排产计划过于保守,加上销售部门市场预测的不准确性和不确定性,会造成公司存货大量积压、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CFA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F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FA考试辅导高清网络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CFA考试备考指南
  免费题库:2014年CFA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CFA备考秘籍
  高清网课:CFA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