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
(一)中国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 的总称,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要素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内容。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结果。世界上,各 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并不一样,有的为多目标,且多目标的内容也有差别,有的为单一目标。中国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 促进经济增长。货币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对内币值(物价)和对外币值(汇率)稳定两个方面。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同时,它也 是中央银行用于监测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中国中央银行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 量。所谓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存量。货币供应 量的变化代表着社会购买力的变化。
(四)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 丁具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指导性信贷计划等。
{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 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货币 政策的传导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的。从中国的实践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 政策是形成货币传导机制的起点,其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对基础货币、利率和信贷政策导向等方面。 商业银行面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根据自身的经营原则,对企业和居民贷款的数量、投向及其 利率浮动幅度做出相应调整,以期影响他们各自的行为,最终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