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答案】D。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故本题选D。
17.【答案】B。解析:“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写莺莺送别张生时,眼泪如血染红了枫林,极写离愁别恨之深切。运用了夸张、设问、比喻的修辞。故本题选B。
18.【答案】B。解析:《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一部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为清代的蒲松龄。故本题选B。
19.【答案】D。解析:“桐城派”是清代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是清代散文家方苞,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故本题选D。
20.【答案】C。解析: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最早的志怪小说集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故本题选C。
21.【答案】A。解析: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代表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故本题选A。
22.【答案】A。解析:《炉中煤》是现代诗人郭沫若在五四运动后创作的一首诗,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吟咏燃烧着的“炉中煤”来抒发“眷恋祖国的情绪”,表现出诗人对新生祖国的无比热爱和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故本题选A。
23.【答案】B。解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青玉案·元夕》。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后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为“三境界”的最后一个境界。故本题选B。
24.【答案】C。解析:翠翠,是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理想爱情形式的寄托。她是一个天真无邪、自然善良、情窦初开的少女,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理想的艺术形象。故本题选C。
25.【答案】A。解析:沈佺期与宋之问是继“初唐四杰”后,进一步对律诗发展做出贡献的初唐诗人。二人均是由进士及第后得到重用的士人作家,两人并称“沈宋”。唐代近体诗中五律的定型就在这二人的手中完成。故本题选A。
26.【答案】B。解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是悼亡词的典型代表。故本题选B。
27.【答案】D。解析:莫泊桑,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因发表《羊脂球》而一鸣惊人,此后共创作短篇小说300多篇,代表作有《两个朋友》《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绳子》等。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和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一起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故本题选D。
28.【答案】B。解析:单刀赴会,出自《三国演义》,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元代杂剧家关汉卿根据这一历史故事创作了历史剧《单刀会》,是一部富有独创性的著名作品。故本题选B。
29.【答案】A。解析:《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小说犹如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金钱对人的思想灵魂腐蚀和摧残。故本题选A。
30.【答案】A。解析:《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一般认为是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结构紧凑、安排巧妙。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