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为摄影专业招收本科插班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摄影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确保摄影专业的招生质量。
二、主要参考书
《摄影技术》作者:于然、于琪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1日;ISBN:978-7-5657-0895-4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摄影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节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鸽子棚》
第二节摄影术的诞生——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
第三节卡罗式摄影术
第四节玻璃的使用——湿版时代
第五节从干版到胶卷
第六节自动曝光与自动对焦照相机
第二章拍摄技术
第一节镜头的焦距对摄影的影响
第二节光圈与景深
第三节快门时间与清晰度
第四节快门时间与动感
第五节运用追随法创造动感
第六节景深的原理
第七节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
第八节焦深
第九节超焦距
第十节怎样拍摄清晰度高的照片
第三章摄影的曝光控制
第一节光圈系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有效光圈
第三节数码相机的光圈极限
第四节照相机的快门时间
第五节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第六节光圈与快门的曝光组合
第七节室外自然光条件下的景物亮度变化规律
第八节灯光条件下的曝光估算
第九节室内自然光的曝光
第十节感光材料的互易率和互易率失效
第十一节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二节EV值的含义及其计算
第十三节照相机的各种测光和曝光原理
第十四节照相机的曝光补偿
第十五节测光表的原理与使用
第十六节测光的中央灰概念
第十七节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一)
第十八节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二)
第四章数码影像的原理
第一节数码影像的新概念
第二节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比较
第三节数码影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第四节数码相机的性能——图像传感器
第五节图像传感器的微观结构
第六节数码相机的性能——机身的功能
第七节数码相机的性能——快门及其他
第八节数码相机的性能——各项数码功能
第九节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第十节数码相机的噪点
第十一节数码相机的4/3系统
第十二节奧林巴斯和松下的典型4/3系统相机
第十三节数码影像的图像尺寸和压缩格式
第十四节数码影像的色彩深度
第十五节数码影像的分辨率和像素数
第十六节学会使用RAW格式
第十七节怎样拍摄高质量的数码照片
第五章摄影光源的性能与使用
第一节与光源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摄影光源的色温
第三节摄影光源的显色性
第四节五种标准白光光源
第五节闪光灯的分类
第六节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和使用方法
第七节独立式闪光灯的维护与保养
第八节大型影室灯的使用
第九节数码相机内藏式闪光灯的使用方法
第十节大型影室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及内在质量
第十一节大型影室闪光灯的选择
第十二节新型的摄影持续光源
第十三节新型的LED光源
第十四节怎样组建摄影棚
第六章摄影滤光镜的性能与使用
第一节黑白摄影专用滤光镜的种类和作用
第二节黑白摄影滤光镜的滤光原理与用途
第三节黑白摄影滤光镜对天空层次的调节
第四节黑白摄影滤光镜的编号和曝光补偿
第五节彩色摄影滤光镜中的色温转换滤镜
第六节其他彩色摄影滤光镜
第七节黑白、彩色摄影通用滤光镜
第八节偏振光和偏振镜
第九节形形色色的滤光镜
第七章感光材料的原理与性能
第一节感光材料的感光原理
第二节感光胶片的种类
第三节感光胶片的结构与原理
第四节感光胶片的性能
第五节感光胶片的特性曲线
第六节感光胶片的选择与保存
第七节黑白相纸的性能与使用
第八章黑白暗房技术
第一节冲洗黑白胶卷的器材
第二节冲洗黑白胶卷的方法
第三节黑白显影液和定影液的主要成分
第四节黑白暗房的药液配制
第五节黑白照片的印制
第六节黑白照片的放大
第七节影响照片影像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八节放大技术与放大照片的质量
第九章摄影用光基础
第一节光的分类
第二节光的方向(光位)
第三节光的性质(光质)
第四节光的造型(光型)
第五节光的强弱比例(光比)
第六节人像摄影的用光方法
第七节广告摄影的用光方法
第八节闪光灯的直射闪光
第九节闪光灯的反射闪光
第十节闪光灯的散射闪光
第十一节闪光灯的离机闪光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题型
单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论述题30%
六、题型示例(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填写在相应位置。
1.以下人物,与摄影术发明无关的是()。
A.巴耶尔B.塔尔博特C.达盖尔D.布列松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闪光灯直射光为硬光。()
三、名词解释。
1.景深。
四、简答题。
1.简述快门时间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
1.试论大型影室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