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要求应试者对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等有初步的了解,要求应试者正确地掌握基本语言知识,能够准确地阅读、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具有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要求应试者了解一定的文体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及常见应用文在内的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赏析、文言文阅读、写作(含应用文写作)。
1.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
(2)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体知识,如诗词、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体的发展及文体特征。
2.现代文阅读
主要掌握散文、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体裁,了解作品的背景,理解作品的内容,概括作品的主旨。
(1)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
(2)结合文体的特点对作品进行赏析,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3.古诗词赏析
主要掌握古代诗歌和词两种文学体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信息等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概括作品的主旨。
(1)结合古诗词特点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情感特点和表现手法。
(2)结合古诗词特点对诗句进行翻译、理解,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并进行赏析,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
4.文言文阅读
掌握文言作品中常见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能够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进行简单的文言语句今译。
(1)能够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并能结合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2)结合文章,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情感特点。5.写作
熟悉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常用文体的写作。掌握应用文体(如通知、通报、请示,计划、总结,求职信)等的基本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
(1)写一篇应用文。要求格式规范、符合题意。(10分)
(2)命题或材料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0分)
基本要求:思想内容健康、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字数不少于800字。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30分)
|
一等(30~25分) |
二等(24~16分) |
三等(15~10分) |
四等(9~0 分) |
基础等级 |
|
符合题意 |
符合题意 |
基本符合题意 |
偏离题意 |
内容 15 分 |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
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
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
|
感情真挚 |
感情真实 |
感情基本真实 |
感情虚假 |
表达 5 分 |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
多 |
|
字迹工整 |
字迹清楚 |
字迹基本清楚 |
字迹潦草难辨 |
发展等级 |
特征 10 分 |
深刻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试题难易比例:除写作题外,较容易题约占50%(约30分),中等难度题约占40%(约25分),较难题约占10%(约5分)
5、试卷内容比例:基础知识15分,现代文阅读18分,古诗词赏析15分,文言文阅读12分,作文40(10+30)分。
四、复习参考教材:
《大学语文》(第2版)杨胜宽、陈晓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