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学原理》部分
(一)考试要求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研究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均衡价格的形成,弹性理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厂商在短期生产的合理投入区间,厂商在长期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短期成本的分类;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二)考试内容
1、供求及均衡价格理论
(1)掌握需求、供给的含义、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影响需求因素、影响供给因素。
(2)掌握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及其均衡数量的计算。
(3)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含义。
(4)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效用及无差异曲线
(1)掌握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2)理解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的含义与特征。
(3)了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3、生产理论
(1)掌握生产要素的内涵,以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理解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
(3)理解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的划分方法。
(4)掌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特征。
(5)了解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4、成本理论及成本曲线
(1)了解短期成本分类与概念。
(2)掌握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含义与计算。
5、市场理论
(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及特点,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2)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3)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类。
(三)主要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颜鹏飞、刘凤良、吴汉洪,高
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ISBN:978-7-04-052553-3(上)。
四、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闭卷
(二)考试分数
总分为100分,其中:《市场营销》部分占30%、《管理学》部分占40%、《经济学》部分占30%。
(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试题难易比例
1、《市场营销》部分:中等难度试题占70%,较难试题占30%。
2、《管理学》部分:中等难度试题占70%,较难试题占30%。
3、《经济学》部分:中等难度试题占70%,较难试题占30%。
(五)试卷内容比例
1、《市场营销》部分:考试内容前六个部分占40%,后七个部分占60%。
2、《管理学》部分:考试内容前两个部分占15%,后四个部分占
85%。
3、《经济学》部分:考试内容微观经济学部分占100%。
(六)试题题型
1、《市场营销》部分:选择题、判断题、简述题、案例综合分析题。
2、《管理学》部分:选择题、判断题、简述题、综合分析计算题。
3、《经济学》部分:选择题、简述题、分析题、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