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
 
  *9节 证券组合管理概述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里·马柯威茨于1952年系统提出。
  一、证券组合含义和类型
  “组合”一词通常是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总称。
  证券组合按不同的投资目标可以分为避税型、收入型、增长型、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货币市场型、国际型及指数化型等。
  二、证券组合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证券组合管理的意义在于: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多种证券作为投资对象,以达到在保证预定收益的前提下使投资风险最小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投资收益*5化的目标,避免投资过程的随意性。
  证券组合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投资的分散性。。
  (2)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性。高风险,高收益。
  三、证券组合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一)证券组合管理的方法
  根据组合管理者对市场效率的不同看法,其采用的管理方法可大致分为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两种类型。
  被动管理,指长期稳定持有模拟市场指数的证券组合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管理方法。
  主动管理,指经常预测市场行情或寻找定价错误证券,并借此频繁调整证券组合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的管理方法。
  (二)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步骤
  四、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产生
  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著名的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9次对证券投资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正规的阐述。思想是中庸之道,收益和风险的均衡。
  (二)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发展
  缺点:计算量太大。
  夏普、特雷诺、詹森分别于1964、1965、1966年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1976年,理查德·罗尔对这一模型提出了批评,因这该模型永远无法用经验事实来检验。史蒂夫·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罗尔和罗斯在1984年认为这一理论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证券从业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免费题库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高顿题库:2014证券资格考试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索取证券考试通关宝典
  高清网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