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报表审计过程
  1.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多选)
  2.一般来讲,会计报表审计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执行分析程序)、(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多选)
  3.在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层)和(帐户余额层)。(多选、判断,重要性水平也就是可以容许出现的对报表使用人判断不会造成影响的错误金额,会计报表层是指个报表总额可以允许的错误金额,还要将报表层金额分配到该报表中的各个帐户,分配原则也是按照各个帐户的重要性水平)
  4.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有重要错报的会计报表仍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单选)
  5.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多选,计算: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三者的关系是: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法控制的,检查风险的大小是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抽查量的大小来控制的)
  6.固有风险是假定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会计报表某项认定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单选)
  7.控制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序,但由于人不执行或者串通使制度或程序失效而造成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判断)
  8.审计计划的组成与内容:(多选)
审计计划种类规划内容具体内容
总体审计计划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
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
对其他人员工作的利用
 
具体审计计划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详细规划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执行人员及执行时间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等

  9.审计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目的)等。(多选)
  (二)实施审计阶段
  1.实施审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对会计报表项目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多选,注意符合性测试的对象是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的对象是报表项目)
  2.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高),则实质性测试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反之,实质性测试工作则大大增加。但不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信赖程度如何,都不能代替实质性测试工作。(判断,单选,符合性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前,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但不能替代实质性测试)
  3.实质性测试程序包括两个部分:(对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和(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应用的分析性程序)。(多选、判断)
  (三)审计完成阶段
  1.审计完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形成审计结论)、(复核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完成审计报告)。(多选)
  2.期后事项是指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截止日到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期后事项有两类,一类是需要调整的,一类是不需调整的。(单选,注意期后所指的时间段,给出具体的日期,应能判断是否是期后事项的范围;标准是期后发生的,但对期内有影响)
  3.如果一项潜在损失是可能的,且损失的数额是可以合理地估计出来的,则该项损失应作为(应计项目),在会计报表上反映。(判断题,注意如果可能性较小或者金额无法合理估计,则只在附注中反映而不作为报表应计项目)
  4.审计结果的复核分为三级:(注册会计师复核)、(项目经理复核)、(主任会计师复核)。(多选)
  (四)审计报告的内容
  1.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单选或判断)
  2.审计报告具有法定的证明效力。(判断)
  3.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标题)、(收件人)、(范围段)、(意见段)、(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报告日期)、(会计报表附注)。(多选)
  4.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应说明以下内容:(会计报表编制的合法性)、(会计报表反映的公允性)、(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多选题)
  5.当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在范围段与意见段之间增加说明段。(多选题,判断题,注意说明段的位置)
  6.对上市公司及企业改组上市的审计,应由(两名)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单选或判断,注意人数与资格要求)
  7.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单选或判断)
  8.注册会计师明知应当出具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不得以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代替。(判断)
  9.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区分标准:(重点内容,判断、多选、单选)
 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表示意见
合规性合规个别不合规;或严重违规 
公允性公允个别不公允;或严重失实 
一贯性一贝个别不一贯  
审计范围无限制局部限制 严重受限

  (五)盈利预测概述
  1.盈利预测的数据包括预测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净利润)等。(多选题)
  2.盈利预测报告的要求是:(多选、判断)
  (1)包括盈利预测表及其说明;
  (2)盈利预测表的格式应与利润表一致,其中预测数应分栏列示已审实现数、未审实现数、预测数和合计数;
  (3)凡有控股子公司并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分别编制母公司盈利预测表和合并盈利预测表;
  (4)盈利预测说明包括编制基准、所依据的基本假设及其合理性、与盈利预测数据相关的背景及分析资料等。
  3.盈利预测期间的确定原则是:(判断题或选择题,如给出发行人的具体情况,让考生选择其盈利预测期间)
  (1)如果预测是在发行人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作出的,则为自预测时起至该会计年度结束时止的期间;
  (2)如果预测是在发行人会计年度的后6个月作出的,则为自预测时起至不超过下一个会计年度结束时止的期间,但最短不得少于12个月。
  4.企业编制盈利预测,应本着(审慎的原则)进行。(单选)
  5.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的盈利预测进行审查时,应该对盈利预测(依据的假设基准的合理性)、(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进行审核并作出报告。(多选题)
  6.盈利预测审核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标题)、(收件人)、(范围段)、(意见段)、(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报告日期)。(多选)
  7.注册会计师不应对企业盈利预测的结果的可实现程度作出保证。(判断)
  8.如果发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的10%),注册会计师应在(股东大会)及(指定报刊)上公开作出解释。(判断或选择)
  9.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专门就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发表审核意见,也不宜评价超越其专业范围的假设。(判断).
  (六)境外募股的公司会计报表审计
  1.境外募股的公司分配股利时,所依据的税后可分配利润根据(经审计的按中国会计准则报表的累计可分配利润数)与(该数据按国际会计准则或境外上市地准则调整后的累计可分配利润数)两个数据孰低原则确定。(单选或判断)
  2.境内上市外资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应当分别按中国会计准则以及境外上市地的会计准则编制。如果两种编制的财务报告存在重要差异,应当在财务报告上
  加以说明。(判断)
  3.境外募股公司披露会计报表时,一般应聘请一家境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一家境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前者用于在境内披露,后者用于在境外披露。(判断)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索取证券考试通关宝典
  高清网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