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未公布,预计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延续“三天三批”模式,具体安排如下:
日期与批次:9月5日(周六)、6日(周日)、7日(周一),每日一批;
科目时间(不可调整):
《中级会计实务》:8:30-11:15(165分钟)
《经济法》:13:30-15:30(120分钟)
《财务管理》:17:45-20:00(135分钟)
注意事项:
批次随机分配,考生需以准考证为准;
机考系统支持公式编辑器,需提前演练操作(官网提供模拟入口);
异地考生建议提前1天抵达考场,避免交通延误影响晚场《财管》发挥。
政策变化:较2025年提前1天,且《经济法》《财管》时段互换,需调整答题生物钟!
二、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有哪些特点?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仍为三科制,需在连续2年内通过,各科核心特点如下:
1、《中级会计实务》(难度★★★★☆)
重点章节:长期股权投资(18%分值)、合并报表(15%)、收入准则(12%);
新增考点:ESG(环境、社会、治理)信息披露实务,需结合案例理解披露框架;
备考建议:每日投入2小时,主攻跨章节综合题(如所得税+合并报表结合)。
2、《财务管理》(难度★★★☆☆)
公式密集:108个核心公式(如资本成本计算、杠杆系数),计算题占比60%;
机考技巧:熟练使用系统内嵌计算器,提升现金流折现、本量利分析解题速度;
策略:整理“公式手卡”,利用通勤时间强化记忆。
3、《经济法》(难度★★☆☆☆)
法条聚焦:公司法(25%)、合同法(20%)、增值税(15%),删减信托法内容;
命题趋势:简答题侧重“股权转让纠纷”“票据追索权”等场景化分析;
提分关键:口诀记忆(如“股东会提前15天通知”→“5-15-30”规则)。
三、中级会计通过率高吗?如何突破?
近五年中级会计考试整体通过率10%-15%,但分层显著:
单科数据:实务(26%)<财管(36%)<经济法(42%);
挂科主因:
在职考生日均复习<1.5小时,知识点掌握碎片化;
《实务》综合题失分率高(跨章节整合不足);
《财管》机考操作不熟,计算超时。
高效破局策略:
1、科目搭配
首推“实务+经济法”:平衡记忆与理解,避开财管晚场疲劳战;
全职考生可“一年三科”,但需保证每日4小时高效学习。
2、阶段规划
基础期(3-6月):精读教材+章节习题,搭建知识框架;
强化期(7-8月):主攻近5年真题,错题本每周复盘;
冲刺期(9月):限时模考,重点突破《实务》合并报表分录。
3、资源辅助
利用高顿《提分密卷》押题,覆盖90%高频考点;
参加模考大赛,提前适应机考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