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中级会计报名延续“学历+工作年限”双轨制审核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学历门槛:最低需具备大专学历,并满足相应会计工作经验年限;
工作年限:
大专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满4年;
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满2年;
硕士学位:满1年;
博士学位或持有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者无年限要求。
其他要求:需完成会计信息采集(部分省份)、遵守职业道德且无严重违纪记录。
注意:非全日制学历(如自考、成考)可累计会计工作时间,但需提供社保或劳动合同佐证,建议考生提前核验材料,避免审核失败。
二、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公布了吗?
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预计在9月5日至7日,延续“三天三批”模式,具体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中级会计实务》:每日上午8:30-11:15(165分钟);
《经济法》:每日下午13:30-15:30(120分钟);
《财务管理》:每日傍晚17:45-20:00(135分钟)。
关键提示:
考生需通过准考证确认个人批次及考场信息,系统随机分配不可更改;
考试采用无纸化机考形式,建议提前模拟公式输入及计算器操作;
成绩有效期为连续两年,合理规划报考科目可提升通关效率。
三、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如何高效搭配?
中级会计科目搭配需结合个人基础与时间规划,推荐以下方案:
1、争三保二型(学霸冲刺)
首年报考《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集中攻克难点。此方案适合学习能力强、时间充裕的考生,需日均投入4小时以上,优先突破实务与财管计算题。
2、稳中求胜型(在职考生首选)
第一年选择《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专攻《财务管理》。实务与经济法文理结合,缓解计算压力;财管单独备考可强化公式记忆。
3、零基础逆袭型
首年主攻《财务管理》+《经济法》,避开实务长投、合并报表等难点。利用碎片时间刷题巩固,次年集中突破实务核心章节。
备考建议:
优先分配300小时攻克《中级会计实务》,其分值占比最高;
财管公式需建立错题本,强化机考计算器操作;
经济法通过思维导图串联法条,关注新增修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