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中级会计报名条件与往年基本一致,仍采用“学历+工作年限”双轨制审核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学历门槛:最低需具备大专学历,且需满足相应会计工作经验。
大专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满4年;
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满2年;
硕士学位:满1年;
博士学位或持有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者,无需工作经验。
特殊要求:
需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部分省份要求考前完成);
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成考)可累计计算实际会计工作时间;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至2026年12月31日,兼职或实习经历不计入。
提示:各地审核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建议考生提前咨询当地财政部门,确保材料齐全。
二、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具体是哪天?
根据历年规律及官方通知,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预计于9月3日至5日举行,分三个批次进行。具体科目安排如下:
《中级会计实务》:8:30-11:15(165分钟)
《经济法》:13:30-15:30(120分钟)
《财务管理》:17:45-20:00(135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需通过准考证确认具体批次及考场信息;
考试采用无纸化形式,建议提前熟悉机考系统操作;
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26年10月下旬,合格标准为每科60分。
三、中级会计哪一科相对容易突破?
从考生反馈及通过率来看,《经济法》是公认难度最低的科目,其特点如下:
内容侧重记忆:以法律法规、合同法、公司法等为主,需理解性背诵;
题型灵活但框架清晰:主观题占比约30%,多结合案例分析,避免死记硬背;
短期提分空间大:若合理规划,3-4个月可完成核心知识点梳理。
备考建议:
整理高频法条,利用表格对比记忆(如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差异);
结合历年真题训练案例分析能力;
零基础考生可优先搭配《财务管理》或《中级会计实务》报考,分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