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主页 > 财税学院 > 综合 >

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

2019-11-06 综合 907人浏览
老师回答
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判断是否能够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

答: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小型微利企业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当年度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__________

相关规定: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

二、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

三、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按季度预缴。

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小型微利企业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当年度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其中,资产总额、从业人数指标比照《通知》

第二条中“全年季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计算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季度平均值;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判断。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张晓萌

硕士

高顿研究院

  • 4461

    精选解答
  • 20633

    阅读量
咨询老师
  • 普通人如何备考注会?
    普通人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都有哪些阶段?今天高顿CPA小编就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吧!
  • 2022CPA考试大事件!
    2022年CPA考试都有哪些大事件?这些时间点CPA考生需要关注!
  • 安徽省注册会计师补贴?安徽注会考点如何安排?
    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职业,很多人为了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付出了很多的学习时间,备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与坚持。
  • 2022cpa综合什么时候考?综合阶段怎么备考?
    想要报考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小伙伴一定要提前就要准备,因为注会考试涉及的科目比较多,而且难度也比较大,很多考生由于准备不充分而没有通过考试。
  • 注册会计师怎么考试?考试的通过情况怎么样?
    总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行业的影响力是非常高的,其难度是相对其他证书来说是偏高的,因此其含金量也是不容置疑的,据目前的数据统计,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是非常的少的,想要考取注会证书,首先就要先熟悉注会的各项信息,现在由August学姐为大家讲解注会证书要如何去进行考取,分析考试的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