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开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用吗?作为一种管理方法,财务公开化在欧美国家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在我国还是一个难以见到的实践领域。那么,财务对员工公开化是否可行,适合不适合我们的国情?
  财务公开化就是所谓的“公开账簿管理”(open-book management,OBM)。英国管理专家尼尔·格拉斯这样描述到:OBM的宗旨是,让员工认识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影响到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这将有助于培养责任感,把员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里具有*5财务杠杆效应的地方。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使用OBM,必须做好两件事情:
  1、定期采用有效的方式做好和员工的财务信息沟通。
  2、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可以理解这些信息。
  可不可以在实践中使用OBM管理法,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应用OBM是有条件的:
  1、如何处理好财务信息保密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公开信息的选择和员工的保密意识做一定的工作。
  2、有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富有成效。
  3、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4、较好的员工职业化素质。
  其次,要确定财务沟通的制度。
  什么时间,财务什么方式进行沟通。
  第三,对员工进行财务培训,能够理解必要的财务信息,否则没有意义。
  财务信息公开化的一个优点就是让员工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了解自己的行为能给公司的财务成果带来多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员工能读懂这些财务信息。
  仅就上述三条,我们可以看出,实施OBM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我们每个企业对财务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保密级别也非常高。但是,OBM的确有很多的优点可以为我们所用,管理的透明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财务信息也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汲取OBM的优点,采取下面的方式进行应用,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确定和员工相关行较强的财务信息。
  2、在一定管理层级上进行试用(比如中层、基层等)。当然,对他们要进行必要的财务培训。
  3、做好OBM的绩效管理配套工作。
  4、加强职业化素质教育。
  经过一定期间的运行后,可以再考虑全员应用的问题。这也是给企业的初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