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中,处于更新改造中的固定资产不需计提折旧,处于大修理中的固定资产的需计提折旧。
  (1)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按规定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2)企业一般应当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3)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原价。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4)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5)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6)企业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谁使用,谁负担)。
  (7)企业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l)房屋和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4)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企业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l)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已提完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4)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人账的土地。
  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一般均应计提折旧。但是,房屋和建筑物,不管是否使用,都要计提。因此,需要计提折旧懂得固定资产具体范围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借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和对原折旧额的调整,均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故地功能资产价值的,应当跟度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对于接受捐赠的旧固定资产,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入帐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企业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借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借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借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借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借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借与租借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加大折旧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所以,如果某一年度某企业多提了折旧,需然从表面上看利润会减少,但实际上企业少交了所得税。我们把折旧起到的减少税赋的作用,叫做“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按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时,应注意:
  ①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②对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应当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③对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④处于修理、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转入在建工程,照提折旧。
  ⑤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处置的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
  1、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
  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
  用税)等
  A、外购不需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
  (2)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
  (3)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
  C、自行建造 (1)购买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3)领用本企业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领用本企业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工程物资
  (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 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
  原材料…………使用本企业外购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
  (8)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7)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8)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9)改扩建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在建工程
  (10)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①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②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
  借:固定资产
  营业外支出………②>①时
  贷:在建工程
  C、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D、债务重组 (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D、非货币性交易换入(举例)
  (1)收到补价
  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E、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F、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G、盘盈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
  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
  (1)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H、出包工程 (1)付款或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x 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I、租入(暂略)
  J、融资租赁 (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安装的先入在
  建工程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分期付融资租赁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满,资产产权转入企业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费用暂略
  2、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A、年限平均法(略)
  B、工作量发(略)
  C、双倍余额递减法
  *9年=固定资产价值* 2/使用年限
  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2/使用年限
  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净残值)/2=最后一年
  D、年数总和法
  总年数(即分母数)=n+(n-1)+(n-2)+………+2+1 n 为可使用年限
  分子:*9年=n;第二年=n-1………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2;最后一年=1
  举例:
  (1)可使用年限为 8 年
  分母=8+7+6+5+4+3+2+1=36 *9年比例=8/36
  (2)可使用年限为 5 年
  分母=5+4+3+2+1=15 第二年比例=4/15
  3、后续支出 注意: (1)汽车修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装修入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两次装修之间
  提完折旧,未提完,一次全部记入营业外支出)
  4、处置
  *9步: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支付的费用
  A、投资转出 借:xx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B、捐赠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D、非货币性交易换出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贷:固定资产处理
  C、D参照前例,双方均可能涉及“营业外收入-xx 收益 (或支出-xx 损失) ”
  E、无偿调出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清理
  F、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G、出售、报废
  (1)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税率 5%) }……………发生的清理费用
  5、期末计价(重难点,书本提及较少,注意符合计提减值的条件) 已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比较“可收回金额” 孰低法计减值准备
  (1)发生减值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以后期间“可收回金额”恢复
  a、价值恢复后仍低于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固定资产至本期的帐面价值,因提减值准备造成的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累计折旧与提取减值准备后计提的累计折旧的差额,全部补提。影响
  的损益(营业外支出贷方)=恢复的市值-当期帐面数
  b、价值恢复后若高于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固定资产至本期的帐面价值,因提减值准备造成
  的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累计折旧与提取减值准备后计提的累计折旧的差额,全部补提。影响
  的损益(营业外支出贷方)=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当期价值-当期帐面数
  (3)继续减值,继续提。
  一、会计处理上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七条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税务处理上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不论是按会计准则还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均为如下: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营业费用—折旧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XX
  例:甲公司有一台办公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 年,预计残值率为5%,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25%。
  会计处理如下(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5=40%
  *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240,000-144,000-600000*5%)/2=49800(元)
  会计分录(略)
  税务处理如下(直线法):
  年折旧率=1/5=20%
  *9至五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600,000*5%)*20%=114,000(元)
  会计分录(略)
  因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所采用的折旧方法不一致,从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期末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进行纳税调整。
  *9年:
  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600,000-240,000=360,000(元)
  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元)600,000-114,000=486,000(
  差异=360,000-486,000= -126,000(元)〔即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调减当期成本费用126000元,则利润增加126000元。
  需补交企业所得税为=126,000*25%=31500(元)
  因此差异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入账。
  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1,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1,500
  第二至五年:同理 (略)
  注:如果企业为小型企业,为了避免与税法规定的冲突和期末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整的麻烦,一般会按税法的规定进行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的处理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月末不在进行会计处理
  等固定资产报废或清理时再做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提够折旧后分录处理怎么做?
  05年4月购固定资产3800元,年限5年,月折旧61.4元,3%的残值116元,10年4月到期怎么处理?
  购时,借:固定资产3800 贷:银行存款3800
  提5年折旧(05年5月~10年4月=5年),借:管理费用3684 贷:累计折旧3684
  5年折旧提号后继续使用该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116? 借:累计折旧3684 贷:固定资产 3800
  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年终时再怎么处理(固定资产清理转哪里?)?
  提足折旧 还在继续使用 不做任何账务处理
  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 就是报废或出售时 才做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16
  累计折旧3684
  贷;固定资产3800
  不作账务处理
  处理时
  借 固定资产清理116
  累计折旧3684
  贷 固定资产3800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