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必所有人都听过,不过进步阶梯的传播者们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由于税收和店面租金的关系,再加上网购和网络阅读的快速兴起,实体书店的发展空间一再被压缩,甚至成为了“弃儿”。为了帮助书店摆脱危局,税务总局日前宣布对实体书店实行免交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但这一政策能够带领书店业者走出泥潭吗?
  通知中指出,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专家李岩分析道,政策的亮点是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将过去只有新华书店享受的税收优惠扩大到全行业。
  “增值税对于我们这样的大书店来说,不是鸡肋,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南京新街口大众书局朱旻经理表示,生意很难做,书店去年搬家,从新街口原址搬到管家桥国药店,从原来的1万平方米12万种图书,缩减成了现在6000平方米8万种图书,房租却更贵了:书店主要靠卖书过日子,每年销售额1亿听起来数额大,然而利润率却很薄。400多人的员工工资,每人每年最少需支付4万多,还有社保缴费,更别提还有房租、水电费等各项成本,平摊到每本书,书店55折左右进货,要卖到7折以上才不亏。如此微薄的利润下,增值税假若全部免征,将是一笔“大礼单”,会给书店每年攒出100多万的净利。
  据北京开卷公司公布的《2012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2012年中国实体书店零售渠道销售额335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05%。这是自有数据统计以来,图书实体零售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报告认为,实体书店首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网络书店抢走了市场份额。从全国范围来看,民营书店受到网店的影响尤为严重,销售量下降5.32%。
  此外,店租飙升、税费高也被实体书店所诟病。曹章武曾公开表示,纸老虎金源店9年累计上缴2400多万元税款。如果开书店是免税的,这2400万元足够再开5家店。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减免增值税政策对于书店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是想要单单依靠减税就将实体书店带出困境,显然并不是十分现实。
  分析认为,不少实体书店作为小微企业,已享受政府“月营业额不足2万元免征营业税”的政策。业主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把营业额做上去,但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当年什么书都好卖,文学、哲学书都非常畅销,现在只能转型卖教辅书。”但教辅书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明年这一排的门面房要拆迁,54岁的袁翠琴说不准备再卖书了:“卖臭豆腐和鸡蛋糕的生意都比卖书好做。”
  其实在实体书店享受增值税优惠的同时,作为*5竞争对手的网络书店也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早在营改增初期,当当掌门人李国庆就曾高呼网店也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今愿望实现,对实体书店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对实体书店冲击巨大的网上书店也将成为免收增值税的受益者。朱旻很是担忧:网络书店靠低价倾轧获取高额点击率,因为可以带来高价广告,甚至赢得巨额风险投资,卖书只是电商的噱头。“网上书店也有了税收优惠,他们是否会加剧价格战来吸引顾客,蚕食本已萎缩的图书市场?”
  “扶持解决不了实体书店的根本问题。”朱旻坦言,增值税交得越多说明你营业额越高,这反倒是“好事”:不动销比增值税更可怕。“上架3个月却一本都卖不动,这样的书不少。”让他最发愁的是越来越多书从“卖不动”到“不动卖”。不动销的书挤占了库存、人力与流动资金,是书店行业性的“血窟窿”。
  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免缴增值税这一优惠政策的出台,依然让不少业者看到了实体书店振兴的希望,“至少还有机会”,许多店主都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政府免征的税费正好用来加快门店建设,增加科技设备。“新街口店正在提档升级中,以后,我们既欢迎消费者来购买纸质图书,也欢迎大家来新华书店免费体验数字阅读。”
  “书店和商场没法比,同样几十万元的东西,卖我们的书要装几卡车,人家也许只是几块金砖。但是书店传递的文化精神,精神无价。”陈建国认为,书店要生存,根本出路还是企业自身造血功能的增加,寻找特色化生存之道积极“自救”。但留住实体书店,不仅是企业的事,也不仅是政府的事。他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扶持,一起来推进全民阅读氛围的提升,要算全社会的文化账。
  小编评点:记得在小编学生时代的时候,每次去书店都挤满了人,走道上甚至还有人直接看起书来,那场面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然而随着网购的兴起和电子阅读设备的流行,实体书店的式微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许多着名的书店因此不得不关门,让人为之惋惜。此次免交增值税政策的出台,或许并不能直接将书店带出困境,但小编希望,这是实体书店走出困境的开始。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