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辽源会计税务知识相关内容江苏某药业有限公司涉税案(二)总结如下:
  ,终于发现了疑点。该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比2005年增长14%,而该公司2005年“预提费用”-(营业费用)年末余额为907.41万元,2006年“预提费用”-市场结算费用(营业费用)年末余额为3098.74万元,2006年的市场结算费用年末余额比2005年增加了2191.33万元;该公司在年终时采取挂账形式,一次性将“预提费用”-市场结算费用转入“其他应收款”,其账务处理是:借:预提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在次年(第二年)用红字直接冲回;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由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差旅费、广告费、通讯费、房租费等各种发票冲账;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检查组决定将重点放在对该公司经营费用的检查上,并同时对该公司经济业务中发票的取得和资金流向情况一并进行审核。
  2.严查细抠挖漏洞,查疑点。找到了检查方向,检查人员重新进驻该公司,重点对该公司2005年、2006年的市场结算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的疑点问题进行逐一复核。发现该公司在经销其生产的某化学药制剂过程中,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所发生的市场结算费用存在着一种超出常理的结算运作怪圈圈?为了揭开该公司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在经销其生产的某化学药制剂过程中,所发生的市场结算费用运作怪圈圈,检查人员用整理“拉拉滕”的办法,从头到根理清其来龙去脉。
  首先,理清该药业有限公司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的营销关系。该药业有限公司是淮阴某集团与天津某药业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核算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某药业集团下属分公司天津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70%控股)子公司,同样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核算的有限责任公司;他们之间的营销链是该药业有限公司将其生产的某化学药制剂销售(包销)给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账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销售收入,从该公司账务处理的分析,明显是双方之间存在的一种买卖(销售)关系,哪么,该公司为何向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支付市场结算费用?是该公司解释的他们的营销人员在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各大办事处从事销售产品所支付的营销人员费用?是转移利润还是另有隐情?带着诸多疑点,检查人员在理清该药业有限公司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的营销关系后,又开始了对该公司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销售业务过程中“市场结算费用”资金运作情况的梳理。
  其次,理清该公司资金运作情况。根据该公司提供的“市场结算费用”明细账和陈述材料,经检查人员整理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一是计提比例及账务处理。该公司按销售某化学药制剂的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市场结算费用”,2005年的提取比例为45%,2006年的提取比例为39%,该公司账务处理是: 借:经营费用,贷:预提费用。二是开设专户及资金运作。⑴该公司通过网上银行以江苏某药业有限公司的名称在天津开设销售费用支出专户,预留为江苏某药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的印监,用于从该公司专户划转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及各办事处发生的销售该公司药品有关人员工资及费用等,借:银行存款-天津某行北辰支行,贷:银行存款-淮安某联社信用社;⑵该公司出具授权书给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由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出票,可以动用该专户的资金,转入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及在全国各地的各大办事处;账务处理是:借:其他应收款-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贷:银行存款-天津某行北辰支行;⑶费用结算(报销)时,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各办事处提供的费用支出票据,经审核后将与该公司销售相关的费用票据寄给该公司入账,该公司的账务处理是:借:预提费用,贷:经营费用;借:经营费用-(差旅费、广告费、包装印刷费、通讯费、房租费等各种发票冲账),贷:其他应收款-天津某医药营销有限公司。
  理清了上述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初步可以肯定该药业有限公司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是关联业务单位之间的买卖(营销)关系;二是如果按该公司解释的他们的营销人员在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各大办事处从事销售产品,需要支付营销人员的工资及办公费用,那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该公司向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支付的“市场结算费用”为何要按销售某化学药制剂的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结算(或报销)的 “市场结算费用”中,又为何出现数额巨大的广告费、包装印刷费?
  根据案情发展,从已掌握的情况看,在现有证据无法定性的情况下,检查人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该公司“市场结算费用”资金流、发票取得的真实性等为重点调查内容,以求外部调查取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形成证据链。
  3.外部调查再取证,明案情。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检查人员及时向局领导作了专题汇报,按照局领导的意见和安排,检查人员及时调整了办案思路,针对性地拟定了以该公司“市场结算费用”资金流、发票取得的真实性等七个方面的外调提纲。通过协查和实地调查的办法,对该公司有较大业务事项(关系)的天津、北京、云南、上海等地出具发票数额巨大的企业以及该公司与天津某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结算费用”资金流等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外查,外查发票5份,函调协查发票174份。在外查中,检查人员紧紧抓住“四个证据链条”(即:业务链条、合同链条、资金链条、发票链条),采用核对业务、审核票据、跟踪资金、核实合同等方法对涉案单位的账务处理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查明该公司与对方“市场结算费用”资金流,查明开票主体,查明发票来源,查明业务事项的真实情况,至此,谎言终于被揭穿,露出该公司涉税问题的“冰山一角”,整个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三、案例分析和点评
  1.解剖分析,找准检查主攻方向。在本案稽查工作中,检查人员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情况、思考问题,抓住“市场结算费用”资金运作情况这一条主体线索,通过对企业销售费用支出、营业费用支出等总体信息的解剖分析,找准检查主攻方向。实践证明,简单地就账查账很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人员要时刻关注企业的整体财务信息,在把握整体信息的基础上拓展检查思路,就本案来说,检查人员就“市场结算费用”资金流及与此相关取得的发票等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外查,紧紧抓住“证据链条”,采用核对业务、审核票据、跟踪资金、核实合同等方法对涉案单位的账务处理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查明该公司与对方“市场结算费用”资金流,查明开票主体,查明发票来源,查明业务事项的真实情况,查清了该公司少缴税款的事实。
  2.加强关联业务企业之间资金流的监控。从本案反映的问题看,企业通过“市场结算费用”资金运作,掩盖了通过“市场结算费用”,支付所谓的营销人员工资及支付的包装印刷费、广告费等,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对这样的案件,单从被检查企业账务上往往难以发现破绽,必须从外围关联单位寻找突破口,加强关联业务企业之间资金流检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最终揭示涉税真相。建议凡属关联业务单位,在资金往来存在重大疑点的,都要并案查处,以切实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3.加强发票取得和填开内容真实性的检查。在本案中,检查人员发现,该单位支付的包装印刷费、广告费,接受的是服务业发票,与实际内容不符,经查验和技术鉴定是真票假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