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牡丹江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毕业论文(三)总结如下:
  善与否,是决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关键。一个具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的国家,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很高;而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国家,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是毋庸置疑的。
  3.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3.2.1
  原始凭证失真
  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不对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3.2.2
  账务管理不清楚
  在会计帐薄设置和会计科目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帐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严重不符。
  3.2.3
  会计报表弄虚作假
  具体表现在离开帐薄,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2.4
  收入、成本、费用、资产没有真实的表现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金直接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账实不符。
  3.3会计信息造假的方法
  3.3.1
  凭空编造
  有些单位根据自身和领导的意图,任意制造数据,编造虚假支票、凭证。如虚报职工名字冒领工资等。
  3.3.2
  虚设利润
  即虚增利润,将未实现的收入作为收入处理,将发生的费用、折旧费不反映于入帐,以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利益。
  3.3.3
  购买东西后弄虚作假
  这也是单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惯用手段。例如:按电话安装费、购置汽车附加费、春节联欢费等列入成本,通过挂往来帐的手法截留销售收入,可以偷税、漏税。
  3.3.4
  私设小金库、另做一套账外账
  所谓帐外帐,一是指隐匿转移资金于帐簿之外,形成单位的“小金库”;二是指一些违法行为,为了逃避监督、检查,巧施手段在帐外作案,即对一些收入、支出不入帐,而是另设一本帐,单独记录,以便自己掌握和控制。“小金库”是帐外帐的突出表象,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形式。
  4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影响
  4.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较深,会计作假的数额大,企业的资产、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严重失实,影响深远,对国家和社会公众照成的损失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可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当前社会看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会计信息失真就等于会计信息失去价值,同时这带来的经济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是从以前就有的,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治理并管理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是由于产权的不明确,经济利益的冲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免造成了归属权的问题,会计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失真也就难免了。从会计学得角度来讲,会计本身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会计制度、准则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如何看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怎样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是需要实际探讨的。在法务会计中提到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会计信息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与可理解性(清晰性)。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会计信息虚假,但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具体认定以及由虚假会计信息所产生的其他法律问题的规定。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法律规范,法律必须对于会计信息及虚假会计信息作出明确界定,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作出细化规定,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损害赔偿作出具体规定,建立专门对会计问题进行司法鉴定的职业。
  4.2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利益,却给国家、社会甚至是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影响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
  2.会计信息失真损害公众利益。截留收入、虚报冒领、私设“小金库”等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单位和职工个人利益,特别是直接影响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收益和债权利益,使信息风险增大,信息成本提高,常出现投资得不到回报,或回报率很低,债权人不能按时收回本息的情形。同时,信息失真会误导社会公众对证券投资做出错误的抉择。
  3.会计信息失真有损会计队伍自身形象。少数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资料,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良好形象。
  4.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学决策。错误的、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使相关部门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依据缺乏可靠性、科学性,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长期下去,必将削弱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危及经营主体本身生存。
  5.会计信息失真也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的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5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和防范
  5.1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5.1.1
  加强单位、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
  尽管公司法已对监事会人员、职责等做了规定,但绝大多数企业的监事会受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压力而有名无实,而只有让其责、权、利独立,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企业会计系统对外提供和披露准确的会计信息的作用。
  5.1.2
  加强单位、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
  外部监督的强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审计制度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十分有效的。要真正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质量,另一方面应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严惩违反职业道德及执业规范执业的行为。二是加强国家行政干预。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干预的程度及效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财政机关、审计机关、证券监督管理机关等政府机关应加强对不实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应建立不实信息查询网,让企业和社会公众可随时查询提供不实会计信息的企业及责任人员,增加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的违规名誉风险和违规成本;另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会计委派制等政府干预形式,通过政府的综合管制来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5.2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1.制度防范
  在制定会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