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黄冈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我国金融绩效审计的特点和路径分析(二)总结如下:
  速度非常快;同时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寻找。影响金融市场变化的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也难以把握。所以,金融绩效审计要根据社会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处理问题,合理评价金融绩效,而不能固守一定的绩效评价标准,使绩效审计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4)前瞻性。金融绩效审计不只是就某一个项目进行审计,更多的是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绩效进行审计,综合了金融系统的全部数据,能够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分析问题,能够把握金融系统的发展方向,也能够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是金融绩效审计的前瞻性。在动态过程中对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战略进行规划,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意见、建议和措施。
  总之,金融绩效审计是对金融市场的新动向和新特点进行深入观察分析、论证和总结,而不是做简单的结论,也不是短期的市场定位,更不在于表面化的错觉和本质分析,而是对金融市场的全部和整体进行充分论证,包括长期和短期、综合以及本质内涵,找出金融市场背后的东西,找出经济发展的关键和要害,对国内外的金融市场有所比较分析,找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方略,发挥金融市场的效能,以求金融市场稳定,国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三、加强我国金融绩效审计的路径选择
  在了解和把握金融绩效审计的功能和特点的情况下,选择适合我国金融绩效审计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9,研究金融市场发展的动态,把握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在研究和把握金融市场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金融项目和金融机构进行绩效审计。因为金融市场发展动态是金融绩效审计的有效根据和客观标准,也是绩效分析的工具之一。绩效审计过程中,不能选取过时的标准,也不能选取超前的标准,只能选择符合当时当地的客观标准比较,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而这种客观标准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所以,必须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把握市场发展,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才能做到比较客观公正。
  此外,金融绩效审计在动态过程中,要保持绩效审计的连续性。这是金融市场动态发展变化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在保持连续性的条件下,才能把握其动态的发展过程。
  第二,加强金融绩效审计的组织建设,包括绩效审计人员的培训。金融绩效审计的组织建设是金融绩效审计的关键。在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司的基础上,吸收各行业的专家,包括计算机、工程学、金融学、社会学、统计学、法律、工商管理等组成一支能够分析、应对各种经济问题和金融问题的队伍,强化金融审计的组织建设。同时,加强金融审计人员素质培训,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这也是加强绩效审计的有效措施。
  第三,强化金融绩效审计的制度建设。在推进金融合规性的基础上,加强金融绩效审计的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和建立各种绩效审计制度,使绩效审计规范化,产生经常性和基础性作用,保持金融系统在健康的状态下发展,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和处置市场风险,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第四,加强跨行业的联合金融绩效审计。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不同金融部门之间的联合绩效审计,确立新的绩效审计理念、方式、目标和评价标准,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绩效审计体系。防止“各自为战、上下左右脱节、信息不畅通、资源浪费大、难以从宏观上深入分析等问题”[4] 的出现。适应金融创新的步伐,协调不同金融机构的绩效审计,防止重复审计和审计真空的出现;以此为契机,沟通不同金融部门之间的联系,使金融市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增强金融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和效率,确保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健康发展。
  第五,加强审计立项和计划的严密性,形成一定期限审计战略计划。金融绩效审计立项在审计之前,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可以采取适当的模拟实验,就各种问题提出预案和应对措施,避免工作偏差和技术上不可行的情况出现。重视审计计划的编制工作,使不同时期的审计计划能够相互衔接,形成一定期限的战略审计计划,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绩效审计。加强绩效审计立项,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保证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另外一方面,保持绩效审计的可持续性,把握金融发展的动态。
  第六,采用先进的审计手段,建设金融绩效审计系统,提高审计绩效。在绩效审计中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提高分析能力;另外,把科学可行的一些科学理论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运用到绩效审计的建设中,建立绩效审计数据库,使绩效审计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提高审计效率。[5]
  第七,加强金融的全面审计。金融全面审计主要包括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领域和审计目标四个方面。在审计内容上,要审计金融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更要对其经营绩效,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和评价。在审计重点上,应以资产质量为主。在审计领域上,覆盖所有金融机构,有重点对主要金融机构进行审计,同时,对金融机构绩效审计时,要从中心分行到基层机构进行全面审计。在审计目标上,要找到问题所在,也要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审计条块结合,开展跨行业、跨隶属关系的绩效审计。
  第八,构建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绩效审计的着力点。从不同金融机构的不同属性出发,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商业金融机构主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进行设置;而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从效率性方面进行设置。设置指标要简单可行,易于分析,规范审计程序和内容,规避审计风险。同时,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绩效审计规范化,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最后,绩效审计还要与绩效预算结合起来,使绩效审计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邹宜君)
  注释:
  [1] 周荣芳 我国金融市场回顾和展望[J] 中国金融 2011(1):46
  [2] 周荣芳 我国金融市场回顾和展望[J] 中国金融 2011(1):47
  [3] 沈可言 美国绩效审计[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6):47
  [4] 骆勇 刘铮浅析我国金融审计模式的变革[J] 西部财会2009(8):73
  [5] 沈可言 美国绩效审计[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6):48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