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张家口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三)总结如下:
  机关进行业务指导, 上下级审计机关保持一定的业务领导关系。需要指出的是, 按照现行体制, 审计权是行政权的组成。要改变现状, 将涉及到中央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审计署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以及政府与人大之间的关系等。更为关键的是,《审计法》受到上位法《宪法》相关规定的限制, 若想改革现行的审计机关管理体制, 更大程度地加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就必须先修改《宪法》。
  (三)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政府审计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关键的一环,是影响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从世界各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 凡是绩效审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 其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和规范也是制定的相对比较完善的。因此, 完善的审计准则和规范的制订是确保绩效审计质量及其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要在我国现有立法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绩效审计,应从三个层面上做好工作。*9个层面, 制定《政府绩效审计法》, 从立法上给予规范, 维护政府审计的权威性。 第二个层面, 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在认真总结在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基础上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做出具体规定。鉴于绩效审计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可分门别类制定出具有各个行业特点的准则。第三个层面, 制定《政府绩效审计执业规则》,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 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政府绩效审计从法律、法规的高度上加以重新定位,完善我国审计法律体系,使我国政府审计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四)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公共部门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加之长期忽视管理工作,没有建立起完整、严密、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这给开展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被审计单位、不同的审计目标,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进行开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审计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应包括丰富的评价标准可供选择,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选用的有关指标,搜集数据和资料,运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经济分析方法揭示问题,为审计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开展绩效审计,审计人才资源是最关键的因素。国家审计署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争取到 2007年,熟悉审计业务同时又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的人员占整个审计业务人员的一半左右。
  为此,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 ,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 ,实施分层次培训 ,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二是要储备适应绩效审计工作需要的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 ,培养和引进既懂审计又懂经济学、法学、财会学、工程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我们还应特别注重他们的计算机技术,使他们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业务水平。在对审计人员绩效审计基础知识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专题集训、系统培训、实践积累等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绩效审计作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流内容,已经进入了中国审计人的视野,并着手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践,与传统财政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对受托经济责任更深层次的考核方式,其审计的内容与发挥作用的机理上都具有全新的改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完善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祁敦芳,叶鹏飞,叶忠明.政府绩效审计[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2]张丽华.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及启示[J].财会月刊, 2006(8)
  [3] 周汉庭.中国政府审计学[M].延边出版社,2005
  [4]石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审计,2009(13)
  [5] 宋常,吴少华.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4(2)
  [6] 李敦嘉.效益审计的理论结构[D].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7] 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审计研究, 2004(6)
  [8] 邢俊芳.绩效审计中国模式探索[D].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9] 邢俊芳,陈华,邹传华.*7国外绩效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10] 厉国威.关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基础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5(12)
  [11] 廖洪,陈波.我国政府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改进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7)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